透骨草科 Phrymaceae

165.透骨草科 Phrymaceae

透骨草 Phryma leptostachya var.asiatica H.Hara

【药名别名】药曲草、蝇毒草、接生草。

【药用部位】为透骨草属植物透骨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茎直立,单一,不分枝,方形,有细柔毛。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11厘米,宽2~7厘米,基部楔形下延成叶柄,边缘有钝齿,两面疏生细柔毛;叶柄长5~30毫米,有细柔毛。总状花序穗状,顶生和腋生;花小,多数,花期向上或平展,花后向下贴近总花梗,花梗极短,有1苞片及2小苞片;花萼筒状,外面有细柔毛,裂片5,唇形,上唇3裂刺芒状,顶端向后弯曲,下唇2浅裂;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雄蕊二强;柱头等浅裂。瘦果下垂,棒状,长6~8毫米,包在宿存花萼内。小坚果倒卵形,长约1.2毫米,宽约0.9毫米,黄褐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380~2800米阴湿山谷或林下。我市分布于木子店镇独杨树村。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消肿。主治黄水疮,疥疮,湿疹,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