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科 Blattidae

16.蜚蠊科 Blattidae

东方蜚蠊 Blatta orientalis L.

【药名别名】蟑螂、偷油婆、臭虫。

【药用部位】为蜚蠊科动物东方蜚蠊的全体。

【动物形态】长椭圆形,体长25毫米,深褐色。头扁三角形,藏前胸下,触角长丝状;复眼肾状,发达。前胸背板盾形,发达,无斑纹;翅发育不全,雄虫翅不完全覆盖腹部,雌虫翅退化成两小片。足基节短,宽扁,转节小,腿节、胫节着生成排的刺,跗节5节。腹部宽阔。雄虫第9腹节具腹刺和分节的尾须各1对。重0.45~0.95克。虫卵排列在卵鞘内,卵鞘钱袋形,暗褐色,每卵鞘含16粒卵。

【生境分布】喜栖于厨房灶间,昼隐夜出;食菜、饭及液体食物,取食时,排出粪便及分泌有恶臭的液体。为分布极广的可恶害虫。

【采收加工】夜间在厨房、墙角、坑边、仓库等处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功能主治】散瘀,化积,解毒。用于癥瘕积聚,小儿疳积,喉痹,乳蛾,痈疮肿毒,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克(或1~3只);或研末。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附注】①本品内服须焙干研粉。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提取物有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