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科 Magnoliaceae

79.木兰科 Magnoliaceae

(1)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

【药名别名】马褂木、佛爷树。

【药用部位】为鹅掌楸属植物鹅掌楸的根或树皮。

【植物形态】大乔木,高达40米。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片马褂状,长4~18厘米,宽5~19厘米,先端截形,中部每边有一宽裂片,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老时密生白粉状的乳头状突起;叶柄长5~10厘米。花直径5~6厘米;花被片外面绿色,内面黄色,花瓣长3~4厘米;雄蕊和心皮多数,覆瓦状排列;花丝长5毫米。聚合果长7~9厘米,由多数具翅的小坚果组成。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为栽培植物,植物标本采自黄柏山与河南商城县交界处。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止咳。用于风湿关节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或泡酒服。

(2)望春玉兰 Magnolia biondii Pampan.

【药名别名】辛夷花、望春花、木笔花。

【药用部位】为木兰属植物望春玉兰的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2米,胸径达1米;树皮淡灰色,光滑;小枝细长,灰绿色,直径3~4毫米,无毛;顶芽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1.7~3厘米,密被淡黄色展开长柔毛。叶椭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狭倒卵或卵形,长10~18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钝,边缘干膜质,下延至叶柄,上面暗绿色,下面浅绿色,初被平伏绵毛,后无毛;侧脉每边10~15条;叶柄长1~2厘米。花先于叶开放,直径6~8厘米,芳香;花梗顶端膨大,长约1厘米,具3苞片脱落痕;花被9,外轮3片,紫红色,长约1厘米,中内两轮近匙形,白色,外面基部常紫红色,长4~5厘米,宽1.3~2.5厘米,内轮的较狭小;雌蕊群长1.5~2厘米。聚合果圆柱形,长8~14厘米;果梗长约1厘米,直径约7毫米;蓇葖浅褐色,近圆形,侧扁,外种皮鲜红色,内种皮深黑色,顶端凹陷,末端短尖不明显。花期3月,果熟期9月。

【生境分布】我市山河口镇有栽培。

【采收加工】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宜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以其蒸馏液滴鼻。

【附注】本品为《中国药典》收载辛夷的来源之一。

(3)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Desr.

【药名别名】辛夷花、木兰、望春花、白玉兰。

【药用部位】为木兰属植物玉兰的花蕾。

【植物形态】树高可达10米以上,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凸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嫩枝及芽外被短茸毛。冬芽具大型鳞片。花先于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果穗圆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子红色。3月开花,6—7月果熟。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我市多见于栽培,三河口镇、五脑山等地有野生种。

【采收加工】同望春玉兰。

【功能主治】同望春玉兰。

【用法用量】同望春玉兰。

【附注】本品为《中国药典》收载辛夷的来源之一。

(4)武当玉兰 Magnolia sprengeri Pampan.

【药名别名】辛夷、迎春树、湖北木兰。

【药用部位】为木兰属植物武当玉兰的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1米,树皮淡灰褐色或黑褐色,老干皮具纵裂沟成小块片状脱落。小枝淡黄褐色,后变灰色,无毛。叶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4.5~10厘米,先端急尖或急短渐尖,基部楔形,上面仅沿中脉及侧脉疏被平伏柔毛,下面初被平伏细柔毛,叶柄长1~3厘米;托叶痕细小。花蕾直立,被淡灰黄色绢毛,花先于叶开放,有芳香,外面玫瑰红色,有深紫色纵纹,倒卵状匙形或匙形,长5~13厘米,宽2.5~3.5厘米,雄蕊长10~15毫米,花药长约5毫米,稍分离,药隔伸出成尖头,花丝紫红色,宽扁;雌蕊群圆柱形,长2~3厘米,淡绿色,花柱玫瑰红色。聚果圆柱形,长6~18厘米;蓇葖扁圆,成熟时褐色。花期3—4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300~2400米的山林间或灌丛中。我市狮子峰林场有分布。

【采收加工】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塞鼻或水蒸馏液滴鼻。

【附注】本品为《中国药典》所收载辛夷的来源之一。

(5)白花湖北木兰 Magnolia sprengeri var.olongata(Rehd.et Wils)Stapf.

【药名别名】辛夷(花蕾)、武当玉兰。

【药用部位】为木兰属植物白花湖北木兰的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约10米。树皮栗灰色,老枝深灰色,幼枝橄榄绿色。叶长圆状倒卵形,长达15厘米,宽7~9.5厘米。先端圆,有一短凸尖,基部不等,渐狭或阔楔形,上面初被短柔毛,后无毛,下面有光泽,绿色,叶脉密被柔毛及长毛,叶柄细长,长约1.9厘米,初被短柔毛,后变为无毛,花枝较细长,橄榄绿色,花芽长圆形,约2.5厘米,先端急尖,鳞片3~4,被柔毛,花白色,有时基部带紫色,萼片及花瓣共12,有时较少,长圆状倒卵形或匙形,长7.6~8.8厘米,宽2.5~3.7厘米,雌雄蕊柱长3.7厘米,或较短,柱头淡绿色至白色,花丝紫色。花期3—4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森林中。我市狮子峰林场和三河口镇有分布。

【采收加工】早春花蕾未开放时采摘,剪去枝梗,干燥即可。

【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鼻渊,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流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吹鼻,或以其蒸馏水滴鼻。

【附注】本品为武当玉兰的变种。

(6)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 L.

【药名别名】广玉兰、洋玉兰。

【药用部位】为木兰属植物荷花玉兰的花和树皮。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芽和幼枝生锈色茸毛。叶厚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6~20厘米,宽4~10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有光泽,下面有锈色短茸毛;叶柄粗壮,长约2厘米,初时密被锈色茸毛;托叶与叶柄分离。花单生于枝顶,荷花状,大型,直径15~20厘米,白色,芳香;花被片通常9(可达15片),倒卵形,质厚,长7~8厘米;雄蕊花丝紫色;心皮多数,密生长茸毛。聚合果圆柱形,长7~10厘米,密生锈色茸毛;蓇葖卵圆形,顶端有外弯的喙。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我市各地广为栽培。

【采收加工】春季采收未开放的花蕾,白天暴晒,晚上发汗,至五成干时;堆放1~2天,再晒至全干。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脘腹胀痛,呕吐腹泻,高血压,偏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花3~9克,树皮6~12克。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注】荷花玉兰的花虽与辛夷作用相似,但不作辛夷用。据报道,其叶也有降压作用。

(7)紫玉兰 Magnolia liliiflora Desr.

【药名别名】紫花玉兰、辛夷花、野辛夷花、迎春花。

【药用部位】为木兰属植物紫玉兰的树皮和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5米,常丛生,树皮灰褐色,木质,有香气,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有明显皮孔。叶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为8~18厘米,宽为3~10厘米,先端急尖或者渐尖,基部渐狭沿叶柄下延至托叶痕,正面为深绿色,幼嫩时疏生短柔毛,背面为灰绿色,沿脉有短柔毛;侧脉每边8~10条,叶柄长为8~20毫米,托叶痕约为叶柄长之半。花蕾卵圆形,被淡黄色绢毛;花与叶同时开放,瓶形,直立于粗壮、被毛的花梗上,稍有香气;花被片9~12,外轮3片萼片状,紫绿色,披针形,长2~3.5厘米,常早落,内两轮肉质,外面紫色或紫红色,内面带白色,长8~10厘米,宽3~4.5厘米;花丝深紫红色,长8~10毫米,花药长约7毫米,侧向开裂。聚合蓇葖果深紫褐色或褐色,圆柱形,长7~10厘米;成熟蓇葖近圆球形,顶端具短喙。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多为栽培植物。我市五脑山、福田河、三河口的平堵山等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树皮随时可采。

【功能主治】花蕾:祛风,通窍;用于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树皮:治湿痒,痈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树皮9~12克)。

【附注】本品在1977年版《中国药典》中作辛夷收载。

(8)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药名别名】川朴、紫朴。

【药用部位】为木兰属植物厚朴的树皮(树干、树根、树枝的皮)和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厚,褐色,不开裂;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幼时有绢毛;顶芽大,狭卵状圆锥形,无毛。叶大,近革质,7~9片聚生于枝端,长圆状倒卵形,长22~45厘米,宽10~24厘米,先端具短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全缘而微波状,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被灰色柔毛,有白粉;叶柄粗壮,长2.5~4厘米,托叶痕长为叶柄的2/3。花白色,直径10~15厘米,芳香;花梗粗短,被长柔毛,离花被片下1厘米处具苞片脱落痕,花被片9~12(17),厚肉质,外轮3片淡绿色,长圆状倒卵形,长8~10厘米,宽4~5厘米,盛开时常向外反卷,内两轮白色,倒卵状匙形,长8~8.5厘米,宽3~4.5厘米,基部具爪,最内轮7~8.5厘米,花盛开时中内轮直立;雄蕊约72枚,长2~3厘米,花药长1.2~1.5厘米,内向开裂,花丝长4~12毫米,红色;雌蕊群椭圆状卵圆形,长2.5~3厘米。聚合果长圆状卵圆形,长9~15厘米;蓇葖具喙;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长约1厘米。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本品的标本系顺河集镇的移栽幼树,康王寨有野生分布。

【采收加工】4—6月剥取生长20~25年的树皮,在沸水中烫至厚朴皮变软时取出,堆放土坑里,盖上青草使之“发汗”,待内部水分渗出后,取出晒干或烘干,再蒸软卷成筒状。

【功能主治】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9)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var.biloba Rehd.et Wils.

【药名别名】厚朴、庐山厚朴。

【药用部位】为栏属植物凹叶厚朴的树皮(厚朴)和花蕾(厚朴花)。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米,胸径40厘米。小枝粗壮,幼时有绢毛。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革质,叶片先端凹陷,形成2圆裂,倒卵形,先端2圆裂,裂深可达2~3.5厘米。花大,单朵顶生,直径10~15厘米,花被片9~12或更多,白色,芳香,与叶同时开放。雌雄蕊均多数。聚合果基部圆,微心形,木质,内含种子1~2粒,种皮鲜红色。凹叶厚朴为厚朴的亚种,与厚朴的主要区别是树皮稍薄,叶较小而狭窄,呈狭倒卵形,先端有明显凹缺。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本品种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厚朴来源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市就大量引种栽培,各山区丘陵乡镇有分布。

【采收加工】同厚朴。

【功能主治】同厚朴。

【用法用量】同厚朴。

(10)白兰 Michelia alba DC.

【药名别名】白兰花、天女木兰。

【药用部位】为含笑属植物白兰的花、根和叶。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可达50厘米;树皮灰色;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叶柄长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叶痕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成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生境分布】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栽培。

【采收加工】采集未完全开放的花朵,晒干,备用。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利尿,止咳化痰。根:用于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痈肿。叶:用于支气管炎,尿路感染,小便不利。花:用于支气管炎,百日咳,胸闷,口渴,前列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花6~9克,根、叶分别为15~30克。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11)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 Dunn

【药名别名】光叶白兰花、莫夫人含笑花。

【药用部位】为含笑属植物深山含笑的花和根。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米,全株无毛;树皮灰褐色;芽和幼枝稍有白粉。叶互生,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7~18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白粉,中脉隆起,网脉明显;叶柄长2~3厘米,无托叶痕。花单生于枝梢叶腋,大型,白色,芳香,直径10~12厘米;花被片9,排成3轮;雄蕊多数,药室内向开裂;雌蕊群有柄,心皮多数。聚合果长7~15厘米;蓇英矩圆形,有短尖头,背缝开裂;种子红色,斜卵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稍扁。花期2—3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600~1500米的密林中。我市龟山、木子店镇、城区等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花:摘取尚未完全开放的花朵,晒干。根:随时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花:散风寒,通鼻窍,行气止痛。根:清热解毒,行气化浊,止咳。

【用法用量】尚未查到相关资料,可参照白兰的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