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树科 Anacardiaceae

106.漆树科 Anacardiaceae

(1)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药名别名】黄芽子树、楷木、红檀树。

【药用部位】为黄连木属植物黄连木的树皮。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冬芽红色,有特殊气味;小枝有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0~12,具短柄,长5~8厘米,宽约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斜楔形,边全缘,幼时有毛,后变光滑,仅两面主脉有微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成密总状花序,长5~8厘米,雌花排成疏松的圆锥花序,长18~22厘米;花小,无花瓣。核果倒卵圆形,直径约6毫米,端具小尖头,初为黄白色,成熟时变红色、紫蓝色。花期3—4月,先于叶开放;果9—11月成熟。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较低的丘陵、平原地区。我市各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咳,止渴。主治痢疾,淋证,肿毒,牛皮癣,痔疮,风湿疮及漆疮初起等病症。

【用法用量】尚未查到相关资料。

(2)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Mill.

【药名别名】五倍子树、猪翘棒。

【药用部位】为盐肤木属植物盐肤木的根、叶、果,及其叶上的虫瘿(五倍子)。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5~10米;小枝、叶柄及花序都密生褐色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叶柄常有翅;小叶7~13,纸质,长5~12厘米,宽2~5厘米,边有粗锯齿,下面密生灰褐色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黄白色;萼片5~6,花瓣5~6,核果近扁圆形,直径约5毫米,红色,有灰白色短柔毛。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或灌丛中。我市各地都有分布。

【采收加工】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叶:夏、秋季采集,晒干。五倍子:秋季采集,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

【功能主治】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根: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咳嗽咯血,肠炎,痢疾,痔疮出血。根、叶: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漆疮。果:化积滞,消骨硬,解毒,退目翳。

【用法用量】五倍子:内服,研末,2~6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根、叶:煎服,9~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果:煎服,9~15克;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外敷或研末调敷。

(3)红麸杨 Rhus punjabensis var.sinica(Diels)Rehd.et Wils.

【药名别名】漆倍子、五倍子树。

【药用部位】为盐肤木属植物红麸杨的根。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上部有狭翅;具小叶7~13,无柄或近无柄,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5~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下面沿脉有细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20厘米,密被微茸毛;花小,杂性,白色;花萼裂片狭三角形,花瓣长圆形,开花时先端外卷;花丝线形,花药卵形;花盘厚,紫红色,无毛;子房球形,直径约1毫米,1室,花柱3。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略压扁,直径约4毫米,成熟时暗紫红色,被具节柔毛和腺毛;种子小。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60~3000米的灌丛或密林中。我市狮子峰林场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用于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

(4)青麸杨 Rhus potaninii Maxim.

【药名别名】倍子树、野漆树。

【药用部位】为盐肤木属植物青麸杨的根。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5~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圆筒形,有时在上部的小叶间有狭翅;小叶7~11,具短柄;小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多少偏斜,近圆形,全缘,两面沿中脉被微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厘米,被微柔毛;苞片钻形,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白色,直径2.5~3毫米;花梗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外面被微柔毛,裂片卵形,长约1毫米,两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细毛,开花时先端外卷;花丝线形,长约2毫米,在雌花中较短,花药卵形;花盘厚,无毛;子房球形,直径约0.7毫米,密被白色柔毛。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直径3~4毫米,密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内含种子1颗。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900~2500米的山坡疏林或灌丛中。我市狮子峰林场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表皮,留取韧皮部,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用于小儿缩阴症,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克。

(5)野漆树 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L.)O.Kuntze

【药名别名】漆树、火漆树。

【药用部位】为漆属植物野漆树的根、叶。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嫩枝和冬芽具棕黄色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形以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疏生柔毛或近于光滑,下面有黄色柔毛,侧脉18~25对;叶柄短,有毛。圆锥花序侧生,序梗密生棕黄色毛;花细小,黄色;雌雄异株与两性花共存,萼5裂,花瓣5,雄蕊5,在雌花中不完全;子房无柄,上位,1室,花柱3。核果偏斜而扁,宽大于高,横径约8毫米,淡棕黄色,光滑无毛。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700~1300米的山坡林中。我市山区丘陵各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叶: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根:散瘀止血,解毒;用于咯血,吐血,尿血,血崩,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疮毒疥癣,毒蛇咬伤。叶:治蛔虫病,创伤出血,胼胝。

【用法用量】叶:①内服:煎汤,9~15克。②外用:研末撒或捣烂外敷。根:①内服:煎汤,15~30克。②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附注】孕妇和燥热体质者不宜使用。

(6)漆树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

【药名别名】生漆树、干漆、山漆。

【药用部位】为漆属植物漆树的根、树皮或根皮、心材。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粗糙,成不规则的纵裂;小枝粗壮,生棕色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5,具短柄,长7~15厘米,宽2~6厘米,边全缘,两面脉上均有棕色短毛。圆锥花序腋生,长12~25厘米,有短柔毛;花杂性或雌雄异株,密而小,直径1毫米,黄绿色。果序下垂,核果扁圆形或肾形,直径6~8毫米,光滑,中果皮蜡质,果核坚硬。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800~2800米的向阳山林中。我市张家畈镇、夫子河镇、乘马岗镇、王家湾、康王寨、木子店镇有分布。

【采收加工】根:挖取后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心材:将其砍碎,晒干。树皮、根皮:剥取树皮或根皮,洗净,鲜用。

【功能主治】树皮:接骨。用于跌打骨折。根: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主治跌打瘀肿疼痛,经闭腹痛。心材:行气,镇痛;治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煎服:心材,3~6克;根,6~15克。皮,外用适量,捣烂用酒炒外敷。

(7)毛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var.pubescens Engl.

【药名别名】黄栌、岩棕树。

【药用部位】为黄栌属植物毛黄栌的根。

【植物形态】灌木,高3~5米。叶多为阔椭圆形,稀圆形,叶背,尤其沿脉上和叶柄密被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叉开;叶柄短。圆锥花序,花序无毛或近无毛;花杂性,直径约3毫米;花梗长7~10毫米,花萼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2毫米,宽约0.8毫米;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约1毫米,无毛;雄蕊5,长约1.5毫米,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直径约0.5毫米,花柱3,分离,不等长。果肾形,长约4.5毫米,宽约2.5毫米,无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林中。我市张家畈镇、夫子河镇、顺河镇、王家湾、乘马岗镇、老屋湾、木子店镇、狮子峰、五脑山有分布。

【采收加工】根: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解毒。主治黄疸,肝炎,跌打瘀痛,皮肤瘙痒,赤眼,丹毒,烫火伤,漆疮。

【用法用量】煎服:10~30克。外用:适量,煎水洗。

(8)南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

【药名别名】山枣子、五眼果。

【药用部位】为南酸枣属植物南酸枣的树皮、鲜果或果核。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干挺直,树皮灰褐色,小枝粗壮,暗紫褐色,具皮孔,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杂性,异株;雄花和假两性花淡紫红色,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状圆锥花序,雌花单生于上部叶腋内。核果椭圆形或倒卵形,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浆状。花期4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300~2000米的山坡、丘陵或沟谷林中。我市张家畈镇、夫子河镇、顺河镇、王家湾、乘马岗镇、老屋湾、木子店镇、狮子峰、五脑山有分布。

【采收加工】鲜果:冬初采收。果核:除去果肉,收集果核,晒干。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鲜果或果核: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积,解毒;用于气滞血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树皮:解毒,收敛,止痛,止血;用于烧烫伤,外伤出血,牛皮癣。

【用法用量】鲜果:嚼食,2~3枚。果核:煎汤,15~24克。树皮或果核外用适量,研末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