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科 Sterculiaceae

120.梧桐科 Sterculiaceae

(1)梧桐 Firmiana platanifolia(L.f.)Marsili

【药名别名】青桐、梧桐麻。

【药用部位】为梧桐属植物梧桐的种子、叶、花和根。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树皮青绿色,平滑。叶心形,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无毛,基生脉7条,叶柄与叶片等长。圆锥花序顶生,花淡黄绿色;萼5深裂几至基部,萼片条形,向外卷曲,长7~9毫米,花梗与花几等长;雄花的雌雄蕊柄与萼等长,下半部较粗,无毛,雌花的子房圆球形,被毛。蓇葖果膜质,有柄,成熟前开裂成叶状,每蓇葖果有种子2~4个;种子圆球形,表面有皱纹,直径约7毫米。花期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边、宅旁。我市各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叶:夏、秋季采集,随采随用,或晒干。花:6月采收,晒干。根:全年可采,洗去泥沙,切片,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根:祛风除湿,调经止血,解毒疗疮;治风湿关节痛,吐血,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种子:顺气和胃,健脾消食,止血;治胃脘疼痛,伤食腹泻,疝气,须发早白,小儿口疮。叶: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痔疮,小儿疳积,泻痢,高血压。花:利湿消肿,消热解毒;治水肿,小便不利,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花:煎服,6~15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涂。叶:煎服,15~30克;外用,鲜叶敷贴,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根:煎服,鲜品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烂外敷。种子:煎服,3~9克;或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敷。

(2)马松子 Melochia corchorifolia L.

【药名别名】五爪草、野路葵。

【药用部位】为马松子属植物马松子的全草或根叶。

【植物形态】半灌木状草本,高20~100厘米,散生星状柔毛。叶卵形、狭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1~7厘米,宽0.7~3厘米,基部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边缘生小齿,下面沿脉疏被短毛;叶柄长5~20毫米。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直径达1厘米;花萼钟状,长约2.5毫米,外面被毛,5浅裂;花瓣5,白色或淡紫色,长约6毫米;雄蕊5,花丝大部合生成管;子房无柄,5室,每室胚珠2,花柱5枚。蒴果近球形,直径4~6毫米,密被短毛,室背开裂。花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丘陵、荒坡、草丛中。我市各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集根叶,洗净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止痒退疹,用于皮肤瘙痒,瘾疹,湿疮,湿疹,阴部湿痒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患处。

【附注】本品药用资料摘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