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中药资源分布的记载
麻城历来中药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品质优良,尤其在植物药材方面更为突出。康熙九年(1670年),《麻城县志》所载的大宗植物药材及重点品种有龟峰白艾、茯苓、连翘、黄精、天门冬、百合、苍术、桔梗、香附、栀子、蛇床子、豨莶草、益母草、地骨皮、五加皮、牵牛、薄荷、荆芥、皂角、女贞、桑椹、桑寄生、天南星、甘菊、香薷、白及、吴茱萸、瞿麦、芫花、大戟、威灵仙、乌头、何首乌、山楂、金樱子、桃仁、杏仁、松香、槐角、金银花、菊花、苦参、黄柏、蒲公英、淡竹叶、射干、旱莲草、黄药子、青风藤、杠板归、葛花、蒲黄、菟丝子、合欢、鹊不踏、石楠、梧桐、银杏、榛子、化香树、郁李、柑子、橘子、樱桃、阳桃、橙子、梅子、楸、胡桃仁、苦楝子、香橼、黄杨、枇杷叶、薏苡仁、芡实、蒺藜、石榴、木瓜、辛夷花、通草、芍药、木芙蓉、泽兰、白头翁、万年青、紫背天葵等160余种。
历史上麻城的道地药材主要有茯苓、荆芥、白艾、蔓荆子、连翘、桔梗、射干、苍术、柴胡、天门冬、丹参、金银花、黄精、乌头等。其中著名的有以下几种。
茯苓:麻城茯苓因色纯、结构紧密、加工规格齐全、质优而闻名国内外市场。1935年版《麻城县志》记载: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上,麻城茯苓荣获五等银质奖章。获奖人为江琛(1860—1918),字聘珍,清末进士,系今木子店镇撞岭坳人。
荆芥:麻城荆芥系唇形科裂叶荆芥属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enth.)Briq.),为麻城传统栽培药材品种之一,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其以茎方、色绿、穗长而密、气味浓郁而闻名于全国药材市场,又以城区杨基塘村的邑产最佳。《中国药典》2010年版所收载的荆芥即这种荆芥。
此外,还有龟山白艾,“产于龟峰者最佳”;五加皮,“质脆芳香,可以浸酒,五叶交加者良,故名”。
动物药方面,历史上主要收购品种除蜂房、蝉蜕、龟板、鳖甲等之外,还有虎、豹及鹿等动物药材。其中金钱豹的收购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偶尔能收购到全架豹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