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科 Taxodiaceae
(1)柳杉 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
【药名别名】柳杉皮、柳杉果。
【药用部位】为柳杉属植物柳杉的根皮或树皮。
【植物形态】常绿大乔木,高可达60米。主干通直,枝条直立或向上生,小枝下垂。叶螺旋状着生,略呈5行排列,钻形,两侧扁,长1.2~2厘米,微向内弯曲,基部常展开,小枝基部的叶较小,长仅4~6毫米。雌雄同株;雄球花矩圆形,单生于叶腋,雄蕊螺旋状着生,花丝极短,药呈三角状圆形;雌球花单生于枝顶,近球形,每珠鳞常具2胚珠,苞鳞与珠鳞合生,仅先端分离。球果近球形,直径1.2~2厘米;种鳞约20片,楯形,木质,上部肥厚,先端具5尖齿,背面有1三角状突起(为苞鳞的先端),每种鳞有2种子。种子微扁,周围具窄翅。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酸性土壤。我市分布于狮子峰林场的王家湾、张家畈镇、乘马岗镇。
【采收加工】根皮:全年均可采收,去栓皮。树皮:春、秋季采剥,切片,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止痒。主治癣疮,鹅掌风,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洗。
(2)杉树 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
【药名别名】松杉、杉木。
【药用部位】为杉木属植物杉木的根、树皮、杉节、果、叶。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20~25米,有尖塔形的树冠。外皮鳞片状,淡褐色,内皮红色;枝平伸,短而广展。叶线状披针形,长2.5~6厘米,先端锐渐尖,基部下延于枝上而扭转,边缘有细锯齿,上面光绿,下面有阔白粉带2条。花单性,同株;雄花序圆柱状,基部有覆瓦状鳞片数片,每花由多数雄蕊组成,每1雄蕊有3个倒垂、1室的花药,生于鳞片状的药隔的下缘;雌花单生或3~4朵簇生于枝梢,球状,每1鳞片有倒垂的胚珠3颗。球果圆卵形,长2.5~5厘米,鳞片革质,淡褐色,顶锐尖。种子有狭翅。花期春、夏季。
【生境分布】我市各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根、树皮、球果、木材炭、叶和杉节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止血。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胃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外伤出血,过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皮均为15~30克,球果30~90克。外用:适量,皮研粉外敷,或皮叶煎水洗,烧烫伤用杉木炭研粉调油敷患处,树皮多用于骨折固定。
(3)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C.Cheng
【药名别名】水杉叶。
【药用部位】为水杉属植物水杉的叶和种子。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35米,小枝对生,下垂,具长枝与脱落性短枝。叶交互对生,2列,羽状,条形,扁平,柔软,几无柄,长1~1.7厘米,宽约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叶腋或枝顶;雄球花在枝上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雌球花具22~28片交互对生的珠鳞,各有5~9胚珠。球果下垂,近球形,微具4棱,长1.8~2.5厘米,有长柄;种鳞木质,楯形,顶部宽,有凹陷,两端尖,熟后深褐色,宿存;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花期2月下旬,球果11月成熟。
【生境分布】我市各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采集树叶,晒干或阴干。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活血止痛,镇咳,祛痰,平喘,消炎等。外用治疗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暂无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