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科 Suidae

56.猪科 Suidae

野猪 Sus scrofa L.

【药名别名】野彘。

【药用部位】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胆结石(野猪黄)、胆汁、肉、皮、脂肪、蹄爪、头骨、睾丸和胃。

【动物形态】形似家猪,体长1.5米,体重约150千克,最大雄猪可达250千克。其头部较宽大,吻部十分突出,呈圆锥形,末端具裸露的软骨垫。雄猪犬齿特别发达,上、下犬齿皆向上翘,称为獠牙,露出唇外,雌猪獠牙不发达。耳直立,四肢较短,尾细小。身体被刚硬的针毛,背脊鬃毛显著,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一般为棕黑色,面颊、胸部杂有灰白色、污白色毛。幼猪躯体呈淡黄褐色,背部有6条淡黄色纵纹。

【生境分布】多栖息于灌丛、较潮湿的草地或混交林、阔叶林中。于晨昏或夜间活动,性极凶猛,一般成群活动。杂食性,以植物根茎、野果、动物尸体及各种昆虫为食,常危害农作物。我市山区丘陵各地多有分布。

【采收加工】合法捕杀后分离出胆结石、胆汁、肉、皮、脂肪、蹄爪、头骨、睾丸及胃。

【功能主治】肉:补虚,治便血,痔疮。胆结石:清热解毒。皮:治鼠瘘恶疮。脂肪:催乳,治风肿毒疮。蹄爪:祛风治痹。头骨:治积年下血。睾丸:治崩中带下,肠风下血。野猪肚:健胃补虚,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野猪黄(胆结石):内服0.15~0.3克。胆汁:内服1~3克,外用适量,涂敷。脂肪:煮成块,晒干研粉,3~6克。皮:烧灰研末,3~9克,冲服。其他部位用法略。

其他动物药材如下。

(1)黄牛角:清凉止血,清热解毒。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疮疖肿。用法用量:内服,5~15克锉为细粉或磨汁服,或入丸、散剂。

(2)山羊血(羊血):取鲜山羊血盛在平底器具中晒干,切成小块。主要功用为活血,散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鲜血,酒调,30~50毫升;干血,研末酒调,每次1~2克,每日3~6克;或入丸剂。阴虚血热者慎服。

(3)猪胆汁:其为家猪的胆汁,可清热,润燥,解毒;主治热病燥渴,大便秘结,咳嗽,哮喘,目赤,目翳,泄泻,黄疸,喉痹,聘耳,痈疽疔疮,鼠瘘,湿疹。

用法用量:①内服:煎汤,6~9克;或取汁,每次3~6克;或入丸、散。②外用:适量,涂敷、点眼或灌肠。

(4)紫河车(人胎盘、胞衣):本品为健康人的干燥胎盘。将新鲜胎盘除去羊膜及脐带,反复冲洗至去净血液,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干燥。主要功用为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虚劳羸瘦,骨蒸盗汗,咳嗽气喘,食少气短,阳痿遗精,不孕少乳。

用法用量:2~3克,研末吞服或入丸、散。注:现见有人收集其他动物胎盘,其药效如何,未行调查。

(5)血余(未煅头发)、血余炭(煅制的头发):现在一般从理发店收集,除去杂质,用碱水洗净污垢后,再用清水洗净,捞出晒干。然后放置于煅锅内,上面再覆盖上同样大小的锅,两锅之间的缝隙用黄泥封严,在上面锅底上贴上一张白纸,加热煅烧至白纸呈焦黄色,经冷却后取出即成。功用为止血,化瘀,利尿,生肌;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崩中漏下,小便淋痛,痈肿,溃疡,烫伤。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研末,每次1.5~3克;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或熬膏涂敷。

鉴于动物类药材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将我市常用和常见该类药材进行收载。其他品种还有很多,因时间和篇幅所限未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