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61.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1)桑寄生 Taxillus sutchuenensis(Lecomte)Danser

【药名别名】寄生、桑树寄生。

【药用部位】为钝果寄生属植物桑寄生的全株。

【植物形态】灌木,高0.5~1米,幼嫩枝、叶密被褐色或红褐色星状毛。叶近对生或互生,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3~4.5厘米,顶端钝,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茸毛;叶柄长6~12毫米。总状花序,腋生,具花3~5朵,密集;总花梗长1~2毫米;花梗长2~3毫米;苞片卵状三角形;花红色,被星状毛;花托长圆形,长2~3毫米;副萼环状,具4齿;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2~2.8厘米,顶部狭长圆形,急尖,裂片4,披针形,长6~9毫米,外折。果长圆形,黄绿色,长6~7毫米,直径3~4毫米,顶端钝,基部钝圆,果皮具颗粒状体,被疏毛。花期6—8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20~400米平原或低山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桑树、桃树、李树、油茶、油桐等多种植物上。我市主要分布于狮子峰、张家畈。

【采收加工】冬季至次年春季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克;或入散剂,浸酒或捣汁服。

(2)广寄生 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

【药名别名】桑寄生、桃树寄生、寄生茶。

【药用部位】为钝果寄生属植物广寄生的全株。

【植物形态】灌木,高达1米;嫩枝、叶和花密被锈色星状毛,有时具疏生叠生星状毛,稍后茸毛呈粉状脱落;老叶无毛。小枝灰褐色。叶对生或近对生,厚纸质,卵形或长卵形,长(2.5)3~6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侧脉3~4对;叶柄长0.8~1厘米。伞形花序1~2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1~4朵,花序和花被星状毛;花序梗长2~4毫米。花梗长6~7毫米;苞片鳞片状,长约0.5毫米;花褐色;花托椭圆状或卵球形,长2毫米;副萼环状;花冠花蕾时筒状,长2.5~2.7厘米,稍弯,下部膨胀,顶部卵球形,裂片4,匙形,长约6毫米,反折,被毛;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长3毫米,药室具横隔;花盘环状;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果椭圆状或近球形,果皮密生小瘤体,具疏毛,成熟果浅黄色,长0.8~1厘米,直径5~6毫米。花果期4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20~400米平原或低山常绿阔叶林中。我市分布于狮子峰、张家畈。

【采收加工】冬季至次年春季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

(3)锈毛钝果寄生 Taxillus levinei(Merr.)H.S.Kiu

【药名别名】毛叶桑寄生、锈毛寄生、寄生。

【药用部位】为钝果寄生属植物锈毛钝果寄生的全株。

【植物形态】灌木,高0.5~2米;嫩枝、叶、花序和花均密被锈色、稀褐色叠生星状毛和星状毛;小枝灰褐色或暗褐色,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卵形,稀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干后橄榄绿色或暗黄色,下面被茸毛,侧脉4~6对,在叶上面明显;叶柄长6~12(15)毫米,被茸毛。伞形花序,1~2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1)2(3)朵,苞片三角形,长0.5~1毫米;花红色,花托卵球形,长约2毫米;副萼环状,稍内卷;花冠花蕾时筒状,长(1.8)2~2.2厘米,稍弯,冠筒膨胀,顶部卵球形,裂片4枚,匙形,长5~7毫米,反折;花丝长2.5~3毫米,花药长1.5~2毫米;花盘环状。果卵球形,长约6毫米,直径4毫米,黄色,被颗粒状体及星状毛。花期9—12月,果期翌年4—5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200~700(1200)米山地或山谷常绿阔叶林中,常寄生于油茶、樟树、板栗或壳斗科植物上。我市分布于木子店、乘马岗。

【采收加工】冬季至次年春季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祛风湿。用于肺热咳嗽,风湿腰腿痛,皮肤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4)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Kom.)Nakai

【药名别名】柳寄生、桑寄生、寄生。

【药用部位】为槲寄生属植物槲寄生的全株。

【植物形态】灌木,高30~80厘米。茎、枝均圆柱状,二歧或三歧,稀多歧分枝,节稍膨大,小枝的节间长5~10厘米,干后具不规则皱纹。叶对生,稀3枚轮生;叶柄短;叶片厚革质或革质,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0.7~2厘米,先端圆形或圆钝,基部渐狭;基出脉3~5条。雌雄异株;花序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雄花序聚伞状,总苞舟形,通常具花3朵,中央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雄花萼片4枚;花药椭圆形;雌花序聚伞式穗状,具花3~5朵,顶生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交叉对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雌花花蕾时长卵球形,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柱头乳头状。浆果球形,具宿存花柱,成熟时淡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平滑。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我市所见寄生在柳树上,黄土岗、福田河、张广河、龟山等乡镇有分布。

【采收加工】冬季采集全株,洗净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入丸、散;浸酒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附注】在我市所分布的上述四种寄生中,桑寄生和槲寄生为《中国药典》收载的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