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楠科 Daphniphyllaceae

104.虎皮楠科 Daphniphyllaceae

(1)交让木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

【药名别名】山黄树、豆腐头。

【药用部位】为虎皮楠属植物交让木的叶和种子。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小枝粗壮,暗褐色,具圆形大叶痕。叶革质,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4~25厘米,宽3~6.5厘米,先端渐尖,顶端具细尖头,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叶面具光泽,干后叶面绿色,叶背淡绿色,无乳突体,有时略被白粉,侧脉纤细而密,12~18对,两面清晰;叶柄紫红色,粗壮,长3~6厘米。雄花序长5~7厘米,雄花花梗长约0.5厘米;花萼不育;雄蕊8~10,花药长为宽的2倍,约2毫米,花丝短,长约1毫米,背部压扁,具短尖头;雌花序长4.5~8厘米,花梗长3~5毫米,花萼不育;子房基部具大小不等的不育雄蕊10,子房卵形,长约2毫米,多少被白粉,花柱极短,柱头2,外弯,扩展。果椭圆形,长约10毫米,直径5~6毫米,先端具宿存柱头,基部圆形,暗褐色,有时被白粉,具疣状皱褶,果梗长10~15厘米,纤细。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600~1900米的阔叶林中。我市张家畈镇、木子店镇的冷家寺有分布。

【采收加工】叶和种子:秋季采集,分别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杀虫。用于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种子和叶,加食盐捣烂敷患处。

(2)虎皮楠 Daphniphyllum oldhamii(Hemsl.)Rosenthal

【药名别名】无。

【药用部位】为虎皮楠属植物虎皮楠的根、叶。

【植物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10米。树皮褐色,栓皮质,内皮黑色。单叶互生,在枝端为丛生状;叶柄长约2厘米,带红色 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长约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在顶端有粗大锯齿,上面平滑有光泽,下面苍白色,有疣状突起。总状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被萼状,不宿存;花小;雄花花被片4~5,雄蕊8,花丝短而离生,花药大;雌花有花被片6~8,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2,宿存。核果宽椭圆形,黑色,外果皮肉质。花期3—5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50~1400米的阔叶林中。我市张家畈镇、木子店镇的冷家寺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叶鲜用,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脾脏肿大,毒蛇咬伤,骨折。

【用法用量】煎服:15~30克。叶:外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或捣汁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