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1)鱼腥草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药名别名】蕺菜、侧耳根。
【药用部位】为蕺菜属植物鱼腥草的地上全草。
【植物形态】腥臭草本,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有时除叶脉被毛外余均无毛,背面常呈紫红色;叶脉5~7条,全部基出或最内1对离基约5毫米从中脉发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1对很纤细或不明显;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顶端钝,下部与叶柄合生而成长8~20毫米的鞘,且常有缘毛,基部扩大,略抱茎。花序长约2厘米,宽5~6毫米;总花梗长1.5~3厘米,无毛;总苞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15毫米,宽5~7毫米,顶端钝圆;雄蕊长于子房,花丝长为花药的3倍。蒴果长2~3毫米,顶端有宿存的花柱。花期4—7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山坡、沟边湿地。我市各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季茎叶生长茂盛、花穗多时采集,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2)三白草 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
【药名别名】百节藕、塘边藕。
【药用部位】为三白草属植物三白草的根茎或全草。
【植物形态】湿生草本,高约1米;茎粗壮,有纵长粗棱和沟槽,下部伏地,常带白色,上部直立,绿色。叶纸质,密生腺点,阔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斜心形,两面均无毛,上部的叶较小,茎顶端的2~3片于花期常为白色,呈花瓣状;叶脉5~7条,均自基部发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1对纤细,斜升2~2.5厘米即弯拱网结,网状脉明显;叶柄长1~3厘米,无毛,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略抱茎。花序白色,长12~20厘米;总花梗长3~4.5厘米,无毛,但花序轴密被短柔毛;苞片近匙形,上部圆,无毛或有疏缘毛,下部线形,被柔毛,且贴生于花梗上;雄蕊6枚,花药长圆形,纵裂,花丝比花药略长。果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表面多疣状突起。花期4—6月。
【生境分布】生于池塘、水沟、田埂和低洼潮湿处。我市各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季挖根或采集全草,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带下,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