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科 Trionychidae
2025年08月10日
43.鳖科 Trionychidae
中华鳖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药名别名】鳖甲、团鱼、甲鱼。
【药用部位】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背甲。
【动物形态】体长30厘米左右,体躯扁平,呈椭圆形,背腹具甲;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头部粗大,前端略呈三角形。吻端延长呈管状,具长的肉质吻突,约与眼径相等。眼小,位于鼻孔的后方两侧。口无齿,脖颈细长,呈圆筒状,伸缩自如,视觉敏锐。颈基两侧及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背甲暗绿色或黄褐色,周边为肥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腹甲灰白色或黄白色,平坦光滑,有7个胼胝体,分别在上腹板、内腹板、舌腹板与下腹板联体及剑板上。尾部较短,四肢扁平,后肢比前肢发达;前后肢各有5趾,趾间有蹼;内侧3趾有锋利的爪;四肢均可缩入甲壳内。
【生境分布】生活于湖泊、河流、池塘及水库等水域。我市各地有分布,亦有人工养殖。
【采收加工】春、夏、秋季捕捉,用刀割下头,割取背甲,去净残肉,晒干。亦可将鳖体置于沸水中煮1~2小时,烫至背甲上的皮能剥落时取出,剥下背甲,去净肉,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潜阳息风,软坚散结。主治阴虚发热,劳热骨蒸,热病伤阴,虚风内动,小儿惊痫,癥瘕,经闭。
【用法用量】煎服:10~30克,先煎,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