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科 Aquifoliaceae

107.冬青科 Aquifoliaceae

(1)珊瑚冬青 Ilex corallina Franch.

【药名别名】红果冬青、红珊瑚冬青。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珊瑚冬青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结红果,红色的果实在树上停留的时间长,一般从当年的10月延长到第2年的4—5月,高达20米。树形整齐,小枝无毛,有沟纹。树干通直,树皮灰青色,平滑不裂。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1厘米,先端渐尖,疏生浅齿,叶柄常淡紫红色,叶面深绿色,有光泽,雌雄异株。聚伞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花淡紫红色。核果椭圆形,深红色。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00~700米的山坡灌林中。我市五脑山森林公园有栽培。

【采收加工】根、叶: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活血镇痛,清热解毒。用于劳伤疼痛,烫伤、小儿头疮。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研末调搽。

(2)枸骨 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

【药名别名】苦丁茶、老鼠刺、十大功劳。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枸骨的叶和嫩叶,其根和果实亦供药用。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幼枝具纵脊及沟,二年生枝褐色,三年生枝灰白色。叶片厚革质,二型,四角状长圆形或卵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先端具3枚坚硬刺齿,中央刺齿常反曲,基部圆形或近截形,两侧各具1~2刺齿。叶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上面凹下,背面隆起,侧脉5~6对。叶柄长4~8毫米,上面具狭沟。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果球形,直径8~10毫米,成熟时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村落附近或栽培。我市各地都有分布。

【采收加工】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叶: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苦丁茶(嫩叶):清明前后采集枸骨嫩叶,风干或晒干。

【功能主治】叶:清热养阴,平肝,益肾;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高血压。根:祛风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头痛,牙痛,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根:煎服,6~15克(鲜品15~45克);外用,煎水洗。叶:煎服,9~15克;浸酒或熬膏;外用,捣汁或煎膏涂敷。

【附注】①树皮:补肝肾,强腰膝;用于肝血不足。煎服,15~30克。②枸骨子:滋阴,益精,活络;治阴虚身热,淋浊,崩带,筋骨疼痛。煎服,5~9克,或浸酒。③苦丁茶:清热凉血,平肝降压;治头晕,高血压等症。煎服,9~15克。

(3)刺叶冬青 Ilex bioritsensis Hayata

【药名别名】双子冬青、耗子刺。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刺叶冬青的根。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小枝有沟纹,顶芽有短柔毛。单叶,厚革质,卵形至菱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尖刺状,边缘有大刺齿1~3对,上面有光泽,无毛或沿中脉有毛,侧脉3~6对;叶柄长3毫米。雌雄异株,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每簇分枝仅具1花,花2~4基数;雄花花萼直径3毫米,花冠长约3毫米;雌花花萼似雄花。果椭圆形,长8~10毫米,黄红色,分核2颗。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800~2300米的山谷林间或山坡灌丛中。我市分布于狮子峰林场。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煎服:6~9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研末调敷。

(4)大别山冬青 Ilex dabieshanensis K.Yao et M.P.Deng

【药名别名】小苦丁茶。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大别山冬青的叶。

【植物形态】常绿小乔木,高5~6米,全株无毛,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暗红色,具棱角,叶革质,卵状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长5.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呈刺尖状,基部近圆形,边缘稍反卷,具4~8对刺齿,刺长约2毫米,上面深绿色,具光泽,中脉稍凹,下面明显隆起,侧脉4~6对,上面明显隆起,与中脉成45°角弯拱上升。叶柄粗壮,长5~8毫米,具皱纹,腹面具沟槽,干后呈紫黑色;花序簇生于叶腋,雄花花梗长1~1.5毫米,花萼裂片近圆形,边缘具毛;花瓣倒卵形,绿黄色,长约2毫米,雄蕊短于花瓣。核果近圆球形至椭圆形,长5~7毫米,直径4~5毫米,成熟时通常单生,鲜红色,果梗长1.8~2厘米;宿存柱头厚盘状,宿存花萼4裂,裂片卵圆状三角形,果皮革质,鲜时绿色,干后呈暗褐色,分核3枚。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50~470米的山坡、路旁及沟边。我市城区和宋埠镇有栽培。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可制作苦丁茶保健饮料,具消炎、降脂等功效。

【用法用量】可参照枸骨。

(5)大叶冬青 Ilex latifolia Thunb.

【药名别名】大苦丁、宽叶冬青、波罗树。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大叶冬青的叶。

【植物形态】常绿大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小枝有纵裂纹。叶厚革质,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8~17厘米,宽4.5~7.5厘米,两面无毛,上面有光泽;叶柄粗短,长15~20毫米。雌雄异株,花多数排成假圆锥花序,4数;雄花序每一分枝有3~9花成聚伞状,花萼壳斗状,直径3.5毫米,花瓣卵状长圆形,长约3.5毫米;雌花序每一分枝有1~3花,花萼直径3毫米,花瓣卵形,长约3毫米。果球形,直径约7毫米,红色或褐色,外果皮厚,分核4颗。内果皮骨质。花期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林下、山坡、路旁。我市分布于龟山。

【采收加工】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头目,除烦渴,止泻。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本品为传统苦丁茶的来源之一,现在市场上的苦丁茶的来源比较复杂,但多为冬青科冬青属的不同植物。

(6)长梗冬青 Ilex macrocarpa var.longipedunculata S.Y.Hu

【药名别名】四季青树。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长梗冬青的枝叶或根。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5~10米;小枝栗褐色或灰褐色,具长枝和短枝,无毛。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为1~4片簇生,叶片纸质至坚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稀长圆状椭圆形,长4~13厘米,宽4~6厘米,先端渐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或钝,边缘具细锯齿,叶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平或下陷,疏被细小微柔毛或无毛,背面隆起,无毛,侧脉8~10对,在叶面平坦,在背面凸起,于叶缘附近网结,网状脉两面明显;叶柄长1~1.2厘米。单生或簇生于当年生或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总花梗长2~3厘米,花梗长3~7毫米,均无毛;花白色。雌花:单生于叶腋或鳞片腋内,花梗长6~18毫米,无毛,基部具2枚卵状小苞片;花7~9基数,花萼盘状,直径约5毫米,7~9浅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钝或圆形,具缘毛;花冠辐状,直径1~1.2厘米,花瓣长4~5毫米,基部直径约3毫米,花柱明显,柱头圆柱形,无毛。果球形,直径10~14毫米,成熟时黑色,基部具平展的宿存花萼,顶端具圆柱形宿存柱头,具分核7~9粒;分核长圆形,内果皮坚硬,石质。果梗长1.4~3.3厘米。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我市分布于狮子峰、龟山。

【采收加工】枝叶: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根: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枝叶:涩精,止崩漏。根: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眼翳。

【用法用量】尚未查到相关资料,或参照冬青的内容。

(7)铁冬青 Ilex rotunda Thunb.

【药名别名】救必应、白木香。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铁冬青的树皮或根皮,其叶也可入药。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5~15米。枝灰色,小枝多少有棱,红褐色。叶互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两端短尖,全缘,上面有光泽;侧脉8对,两面明显;纸质;叶柄长7~12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排列为具梗的伞形花序;雄花序梗长2~8毫米,花柄长2~4毫米;萼长约1毫米;花瓣4~5,绿白色,卵状矩圆形,长约2.5毫米;雄蕊4~5;雌花较小,花柄较粗壮,长3~5毫米;子房上位。核果球形至椭圆形,长4.5~6毫米,熟时红色,顶端有宿存柱头。花期4—6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00~1100米的山下疏林中或溪边。我市狮子峰自然保护区有分布。

【采收加工】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或鲜用。叶多为鲜用。

【功能主治】树皮或根皮: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胃痛,暑湿泄泻,黄疸,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疹,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熬膏涂。

【附注】据报道,其叶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8)猫儿刺 Ilex pernyi Franch.

【药名别名】老鼠刺、刺楸子。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猫儿刺的根。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小枝有棱角,有短柔毛。叶柄很短,长约2毫米;叶片草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宽0.5~1.4厘米,先端急尖,呈刺状,边缘具1~3对(常2对)大刺齿,上有光泽。雌雄异株,花4数;花序簇生于二年生小枝叶腋内,每分枝仅具1花;雄花花萼直径约2毫米,花冠直径约7毫米;雌花花萼同雄花,花瓣卵形,长约2.5毫米。果近球形,直径7~8毫米,红色,分核4颗。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我市狮子峰林场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利咽,明目。用于肺热咳嗽,咯血,咽喉肿痛,翳膜遮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

(9)柳叶冬青 Ilex salicina Hand.-Mazz.

【药名别名】水黄杨、河滩冬青。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河滩冬青的根和叶。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1~2.5米;树皮灰白色,小枝栗褐色,细弱,当年生枝具纵棱沟,极疏被微柔毛,二、三年生枝变无毛,具多数明显的皮孔,叶痕凸起,半圆形;顶芽圆锥形,芽鳞疏松,被微柔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密集,叶片革质,线状披针形,长4.5~12厘米,宽8~2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稍反卷;叶面深绿色,具光泽,两面无毛,背面淡绿色,具斑点;主脉在叶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9~12对,在叶缘附近网结,在叶面不明显,背面明显,网状脉仅在背面明显;叶柄长6~10毫米,上面具纵沟,背面圆形,具皱纹,无毛;托叶三角形,小,短而宽,胼胝质。花序假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常具败育或稀具活动的腋芽,中轴长约6毫米,被微柔毛;苞片卵形,急尖,被微柔毛;花4~6基数,白色,芳香。果球形,宿存花萼平展,直径约5毫米,裂片圆形,具缘毛;宿存花柱长约1毫米,宿存柱头柱状乳头形;分核4~6,椭圆体形,长4~5毫米,宽约2毫米,两端具尖头,背部具3或4条纵棱,无沟,侧面平滑或具单棱脊,内果皮革质。花期4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300~500米的山坡、溪边、灌丛中。我市五脑山有分布。

【采收加工】根:四季可采,洗净,晒干。叶:夏、秋季采集,晒干。

【功能主治】根: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痛。叶:治外伤出血,跌打青肿。

【用法用量】尚未查到相关资料,可参照冬青的内容。

(10)冬青 Ilex chinensis Sims

【药名别名】紫花冬青、四季青。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冬青的根、叶和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12米。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5~15厘米;叶片革质,通常狭长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很少圆形,边缘疏生浅锯齿,上面深绿色而有光泽,冬季变紫红色,中脉在下面隆起。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着生于叶腋外或叶腋内;花萼4裂,花瓣4,淡紫色;雄蕊4,子房上位。核果椭圆形,长6~10毫米,熟时红色,含核4颗,果柄长约5毫米。花期5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中、灌丛中。我市见长岭岗村有栽培。

【采收加工】冬青皮(树皮或根皮):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叶: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冬青子(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功能主治】冬青子:补肝肾,祛风湿,止血敛疮;用于须发早白,风湿痹痛,消化性溃疡出血,痔疮,溃疡不敛。皮:凉血解毒,止血止带;用于烫伤,月经过多,带下。叶:治烫伤,溃疡久不愈合,闭塞性脉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外伤出血,冻疮,皲裂。

【用法用量】叶:外用,制成乳剂、膏剂涂搽;内服,浓煎成流浸膏服用。根:煎服,15~30克;外用适量,捣烂外敷。冬青子:煎服,4.5~9克;或浸酒。

【附注】本品为1977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冬青叶有广谱抗菌作用。

(11)山枇杷 Ilex franchetiana Loes.

【药名别名】小苦丁茶、康定冬青、川鄂冬青。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山枇杷的叶、根、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2~8(12)米。全株无毛,小枝近圆柱形,褐色,具纵棱槽,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椭圆形,长6~12.5厘米,先端渐尖或稍尾尖,基部楔形,具细锯齿,侧脉8~15对;叶柄长1~2厘米。聚伞花序或单花簇生于二年生枝叶腋,具苞片;花淡绿色,4基数。雄花聚伞花序具3花,花序梗长1~1.5毫米;花梗长2~5毫米;花瓣长圆形,基部合生。雌花单花簇生,花梗长3~4毫米;花瓣卵形,离生;败育花药心形;子房卵圆形,柱头盘状。果柄长4~5毫米;果球形,直径6~7毫米,熟时红色,宿存柱头薄盘状;分核4,长圆形,长5~6毫米,背部具掌状纵纹及沟,两侧面具条纹及皱纹,内果皮骨质。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850~23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或杂木林中。我市主要分布于狮子峰。

【采收加工】叶:全年均可采,晒干。根:全年可采,洗净泥土,切片晒干。果实:夏、秋季采收,拣净杂质,去果柄,晒干。

【功能主治】叶:健胃,平喘;治风热鼻塞,咳嗽痰多及气喘。根:收敛止血,用于崩漏。果实:消肿,通乳,祛风;主治瘰疬,乳少,风湿麻木。

【用法用量】叶:煎服,9~15克。根:煎服,15~30克。果实:煎服,9~15克或炖肉。

(12)榕叶冬青 Ilex ficoidea Hemsl.

【药名别名】仿腊树、野香雪。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榕叶冬青的根。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达12米。幼枝具纵棱沟,无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椭圆形、长圆形、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5~10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具细齿状锯齿,无毛,侧脉8~10对;叶柄长0.6~1厘米,无毛。聚伞花序或单花簇生于当年生枝叶腋;花白色或浅黄绿色,4基数;雄聚伞花序具1~3花,花序梗长2毫米;花梗长1~3毫米,花萼裂片三角形;花瓣卵状长圆形,基部合生;雄蕊长于花瓣;退化子房圆锥状卵圆形,顶端微4裂。雌花单花簇生,花梗长2~3毫米,花萼被微柔毛,裂片常龙骨状;花瓣卵形,离生;子房卵圆形,柱头盘状。果球形,直径5~7毫米,熟时红色,具小瘤,宿存柱头薄盘状或脐状;分核4,卵形或近圆形,长3~4毫米,背部具浅纵槽及掌状条纹,两侧面具皱纹及洼点,内果皮石质。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00~1880米的常绿阔叶林、杂木林和疏林林缘。我市有分布。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挖取树根,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可用于缓解肝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尚未查到相关资料,可参照冬青相关内容。

(13)扣树 Ilex kudingcha C.J.Tseng

【药名别名】苦丁茶、苦丁茶冬青。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扣树的嫩叶加工品。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8米。小枝粗壮被微柔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18厘米,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具重锯齿或粗锯齿,叶面亮绿色,背面淡绿色;侧脉14~15对;叶柄长2~2.2厘米,被微柔毛。托叶早落。雄花序为聚伞状圆锥花序或假总状花序,生于当年生枝叶腋;单个聚伞花序具3~4(7)花;花序梗长1~2毫米;花梗长1.5~3毫米,疏被微柔毛;花4基数,花萼裂片宽卵状三角形;花瓣卵状长圆形,长3.5毫米;雄蕊短于花瓣,不育子房卵圆形。果序假总状,长4~6(9)毫米,轴粗,长(4)8毫米,被柔毛或脱落无毛;果球形,直径0.9~1.2厘米,熟时红色,宿存柱头脐状;分核4,长圆形,背部具网状条纹及沟,侧面多皱及洼点,内果皮石质。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000~1200米的密林中。我市主要分布于张家畈、木子店、狮子峰等地。

【采收加工】清明前后摘取嫩叶,头轮多采,次轮少采,长梢多采,短梢少采。叶采摘后,放在竹筛上通风,晾干或晒干。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生津。用于风热头痛,齿痛,目赤,聤耳,口疮,热病烦渴,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煎服:3~9克,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涂搽。

(14)大果冬青 Ilex macrocarpa Oliv.

【药名别名】见水蓝、青刺香。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大果冬青的根或枝叶。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米。有长枝和短枝。叶卵形或椭圆形,稀长圆状椭圆形,长4~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具浅锯齿,无毛或幼时疏被微柔毛,侧脉8~10对;叶柄长1~1.2厘米,疏被微柔毛。雄花单花或为具2~5花的聚伞花序,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序梗长2~3毫米,花梗长3~7毫米,均无毛;花5~6基数,白色;花萼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基部稍合生,雄蕊与花瓣近等长,退化子房垫状。雌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6~1.8厘米;花7~9基数,花萼直径5毫米;花瓣基部稍合生,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2/3;花柱明显,柱头柱状。果球形,直径1~1.4厘米,熟时黑色;分核7~9,长圆形,背部具3棱2沟,侧面具网状棱沟,内果皮石质。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山地林中。我市主要分布于狮子峰、龟山。

【采收加工】根: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枝叶:夏、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咯血,眼翳。枝或叶:涩精,止崩漏。

【用法用量】未查到详细资料,可参考冬青相关内容。

(15)薄叶冬青 Ilex fragilis Hook.f.

【药名别名】扁果冬青。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薄叶冬青的叶。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小枝具长枝及短枝,栗褐色,无毛。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丛生于枝顶端,叶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或钝,具锯齿,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侧脉8~10对;叶柄长0.5~1.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成聚伞花序簇生或单生于叶腋;花梗长3~6毫米,无毛;花6~8基数,花萼直径4毫米;花瓣长圆形,黄绿色,基部合生;雄蕊与花瓣同数,长为花瓣的1/2。雌花单生于短枝鳞片腋内,花梗长2~3毫米;花6~8基数或更多,花萼与花瓣同雄花;花柱明显,柱头头状或鸡冠状。果扁球形,直径4~6毫米,熟时红色,果柄长约5毫米;分核6~13,椭圆形,背面具纵纹,内果皮木质。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200~3000米的山地的林下或灌丛中。我市分布于狮子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叶含鞣质及原儿茶醛,具有较强的抑菌功效。清热,消肿,收敛,祛痰。

【用法用量】不详。可参考大叶冬青或扣树相关内容。

(16)具柄冬青 Ilex pedunculosa Miq.

【药名别名】一口红。

【药用部位】为冬青属植物具柄冬青的根皮或树皮及叶。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或乔木,高达10~15米。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4~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或圆,全缘或近顶端疏生不明显锯齿,两面无毛,侧脉8~9对;叶柄长1.5~2.5厘米。雄花序一至二回二歧聚伞花序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具3~9花;花序梗长2.5厘米,二级轴长3毫米;花梗长2~4毫米;花4~5基数,白色或黄白色;花萼直径1.5毫米;花瓣卵形,长1.5~1.8毫米,基部合生,雄蕊短于花瓣。雌花单生于叶腋,稀聚伞花序;花梗长1~1.5厘米;花萼直径3毫米,花瓣卵形;柱头乳头形。果序柄长2.5~4.5厘米。果球形,直径7~8毫米,熟时红色;果柄长1.5~2厘米;分核4~6,椭圆形,平滑,背部沿中线具条纹,内果皮革质。花期6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200~19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灌丛中或林缘。我市主要分布于狮子峰。

【采收加工】叶:夏、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根皮或树皮: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根皮或树皮:活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痢疾,痔疮出血,外伤出血。叶:治风湿麻木,腰肌劳损,腰痛及全身疼痛。

【用法用量】叶:煎服,4.5~9克;外用,适量,研末外敷。树皮或根皮用法用量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