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蹄草科 Pyrolaceae
(1)水晶兰 Monotropa uniflora L.
【药名别名】梦兰花、水晶草。
【药用部位】为水晶兰属植物水晶兰的全草。
【植物形态】寄生草本,高18厘米,全体白色。根纤细,互相交织成鸟巢状,根表面覆以菌根,呈褐色。茎直立,不分枝。叶互生,退化成鳞片状,白色半透明,茎下部叶密生,互相联结。花单生于茎顶,白色,俯垂,有苞片;萼片4,鳞片状;花瓣5,长椭圆形,基部无囊,边缘及内面有毛;雄蕊10,花药短,盾状,红黄色,花丝粗壮有毛;子房卵圆形,花柱短,上部扩大成漏斗状的柱头。蒴果5室,室裂为5个果瓣。花期8—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800米以上的林中阴湿处。20世纪70年代在小漆园村成家山一堆腐草烂树枝中被发现,并采集作为标本。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补肺止咳,主治肺虚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或炖肉食。
(2)普通鹿蹄草 Pyrola decorata H.Andr.
【药名别名】鹿含草、鹿衔草。
【药用部位】为鹿蹄草属植物普通鹿蹄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20~30厘米。地下茎细长,匍匐或直伸,有不明显的节,每节具鳞片1枚,鳞腋生出分枝纤细的不定根。叶于基部丛生,叶片圆形至卵圆形,长2~6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楔圆形,全缘或具细疏圆齿,边缘向后反卷,侧脉近羽状,明显;下面常呈灰蓝绿色;叶柄长可2倍于叶片,花茎细圆柱形,具棱角,近上部有苞片1~2枚,苞片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大,广开,直径15~20毫米,具短梗,基部有1披针形小苞片;萼片5深裂,裂片舌形,急尖或圆钝;花瓣5片,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稍窄,白色或稍带粉红色;雄蕊10,花丝略弯曲,扁平;雌蕊1,子房扁球形,花柱肉质,弯曲,柱头5裂,头状。蒴果扁球形,具5棱,成熟时开裂,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600~30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下或灌丛中。在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时,其标本采于小漆园之刘家山(资源较稀少)。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
【功能主治】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带下,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研末或炖肉。外用:捣烂外敷或研末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