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概念

一、医养结合的概念

从养老模式的国际发展潮流来看,中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兴起源自近年来国际社会所倡导的“持续照顾”养老服务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社会开始提倡以“持续照顾”为主的养老服务理念,即尽可能使老年人在熟悉的居住环境中得到持续的养老服务,而尽量减少因护理程度变化所致的更换养老场所的次数。在该思想的指导下,日本、英国、瑞典等先后根据本国实际建立起各自的长期照护系统。受国际社会所倡导的“持续照顾”理念影响,“老有所养”不再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传统养老模式,而应该增加包括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娱乐文化以及临终关怀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医养结合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而产生的。

医养结合的概念相对具有中国特色,也是在国际交流中养老问题界同仁较为困惑与纠结的问题。因为目前在国际上,找不出任何一个英文词可以对应医养结合的概念。

医院式养老是医养结合的前身,早期有学者提出了医院式养老的概念。即利用医院医疗条件完善的优势,划出专门的区域,设立单独的科室,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其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与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医养结合整合医疗资源与生活照料,近似于美国的管理性医疗服务,基于资源整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