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照护的评估工具
长期照护的程度取决于需耗用的资源,也就是以“资源耗用分类”(resource utilization group,RUG),美国已发展为第四版(RUG-Ⅳ)。就个案而言,较为普遍的评估工具是最小的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该工具最早针对护理之家设计,目前已发展出机构版、居家版、急性照护版、急性后照护版及精神健康版。
一般而言,长期照护评估都需按所在地的居民特点和护理需求进行本地化修正,其大体内容覆盖三个主要方面。
(一)医学问题
医学问题包括病史、医疗及服药情况、身体情况、功能情况、皮肤、牙齿、营养、视听力及其他感官、沟通与身体障碍、认知能力、情绪、失禁、伤口、气管消化道尿路置管情况、特殊治疗仪器等。
(二)功能康复潜能
评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进步、维持、不可避免之衰退等预期,拟定适当的治疗照护措施。
(三)心理、家庭及社会问题
心理、家庭及社会问题包括日常活动能力及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沟通能力、特殊及复杂照护需求、认知情绪性为方面、居家环境与家庭社会支持、主要照护者负荷等六个方面。
(四)小 结
长期照护是因应快速老龄化社会医养需求爆发式增长与当前相应专业服务及社会支持无法满足之矛盾而出现的主要服务方式之一,也是解决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且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医养结合领域以得到合理使用的有效途径。其评估工具、康复介入、失能者的服务获得方式均不同于当今主流的医疗机构服务与养老机构服务,是专业性医疗照护康复和非专业性生活照顾服务的结合体。从业人员必须经过系统三级课程培训,康复专业人员作为长期照护成员之一亦不例外。长期照护的康复介入原则是全面康复,但需在尊重失能者及家庭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当地文化、制度、社会资源情况予以实施,其目的是尽量延缓功能衰退,保有既有功能,而非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