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设备发展现状

二、医养设备发展现状

(一)医养设备的应用

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扩大,远程医疗在破解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与技术保障,在医养结合的应用中也有长远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康复医疗面临着崭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和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社会对康复医疗的需求急剧增加。目前,我国康复医疗需求主要来自三方面人群:老年人、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但在这部分人群中,很多人因为身处偏远地区而没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康复医疗服务。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康复需求?

“云康复医联体”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所谓的云康复医联体就是以一家三级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为技术支持单位,即云康复控制中心,应用物联网技术,连接医联体内部各地的多个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和社区站点,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医联体内部实现快捷的双向转诊,在高效利用云技术、合理分配资源的同时密切关联上下级医院,满足了绝大多数患者的康复诉求。

目前,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呈现出资金投入较少、供给不足、康复机构规模较小及配套设备落后的现状,未来养老、医疗体系将面临巨大挑战,康复医疗服务市场提升空间巨大。云康复背景下康复医疗器械的使用需求更加旺盛。对于老年人、残障人士以及有康复需求的人群来说,在整体治疗、日常出行和家居生活中都离不开康复医疗器械。当前,康复领域亟需能够充分发挥专家资源、提高医疗效率、方便患者使用的各型康复设备。

现代康复医疗对设备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备在完成本身具有的评估、治疗功能之外,还能够实现患者数据全程跟踪、患者管理、数据分析、康复科室管理及远程会诊等。

(二)医养配套产业的产业发展

借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春风,医疗和健康行业活力四射,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各种健康管理整体方案的涌现。有专家建议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应当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基本国策纳入“十三五”规划。特别是打造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的新模式,综合利用统筹医疗、医保与养老资源,可以实现部分医疗机构闲置资源的再利用,使医院同时具备了养老院功能,降低社会化养老的成本,使老年人能够得到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服务。

据悉,我国老年医疗养老服务需求巨大,但总满足率仅为15.9%,有84.1%的老年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医疗养老服务。未来,房地产开发商、保险公司、政府及外资养老产业投资商都会成为我国养老项目的主体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开始着手布局进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某公司就借鉴了美国“凯撒模式”,推出“医养融合”战略,在养老社区内配套建设康复医院,提供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性病康复-长期护理”闭环整合型医养服务。

与此同时,多家上市公司正加大投资力度布局养老院、康复医疗器械等业务;并在加速扩张,一边建立康复医院,一边同多家医院洽谈合作,共建康复科室,并打造多元化养老康复,包括重症监护室的康复项目及养生康复等,大力发展康复医疗,实现康复医疗连锁化。据悉,国内养老康复器械产业未来5年内的需求将在300亿~500亿元,发展空间巨大。

(三)医养设备的影响

医养结合是目前养老行业的大趋势。其最大的亮点在于集养老、护理、医疗为一体,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还大大加强了对老年人的安全防护,保障老年人的养老生活。

当下充分应用医养设备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优势有三个。第一,能远程实时地监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对老年人健康数据进行分析与指导,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能在第一时间处理老年人的突发状况,尽早治疗,避免由于时间延误造成的病情恶化。在老年人发病时,远程报警系统开启,医生护士能在第一时间实施救治,大大降低了病情恶化的风险。第三,能建立老年人长期的健康数据库并上传云端,更加科学地管理老年人的健康数据,为老年人今后的健康状况分析及医疗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