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康复的历史与康复目标

二、癌症康复的历史与康复目标

1946年,美国康复医学之父Howard A.Rusk等的专著《残障人士的新希望》(New Hope for the Handicapped)中首次提出肿瘤是一种“特殊的、需要康复治疗的综合功能问题”。1958年,Rusk在其专著《康复医学》中用了一整章来讨论肿瘤康复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后期,Cromes将肿瘤康复定义为“在肿瘤及其治疗方法所致的有限情形下,采用综合的康复措施帮助患者,使其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机体、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

在癌症康复实践方面,Rusk 和外科医生Dietz 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合作开展了肿瘤康复计划。该计划到21世纪后,团队中康复医师工作核心,已经从传统的对淋巴水肿管理的强调转移到以神经肌肉功能的管理评估(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of neuromuscular)及肿瘤和肿瘤治疗引起的肌肉骨骼并发症(musculoskeletal complications of cancer and cancer treatment)为中心。

很多学者对肿瘤患者存在的康复问题及康复需要做了研究。Lehman等经调查后总结其主要问题包括:心理障碍、体质虚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疼痛、转移能力降低、淋巴水肿、神经功能障碍、营养摄入障碍、容貌损害、呼吸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Sabers等发现超过3/4的肿瘤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疼痛,几乎同样数量的患者有转移障碍、如厕困难、沐浴困难、步行及上下楼梯困难。Whelan发现除睡眠障碍、疼痛、体质虚弱等主观问题外,要求更多的健康教育、更多的日常活动的帮助、更多的社会支持也是肿瘤患者的普遍诉求。

针对这些需求,Dietz将癌症康复目标总结为三个:功能恢复、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痛苦显著缓解。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如何实践癌症康复仍然是康复医学领域内的新事物,这一点在中国尤其需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