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呛)食风险的防范

一、噎(呛)食风险的防范

(一)概 述

噎(呛)食指食物堵塞咽喉或卡在食管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导致死亡。噎食发生一般较突然,轻则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双眼直瞪、双手乱抓或抽搐,重则意识丧失、全身瘫软、四肢发凉、二便失禁、呼吸停止,死亡率极高。噎(呛)食在老年人进食过程中发生风险极高,故应给予高度重视。

(二)评 估

1.一般情况

评估老年人的一般资料、既往史;如是否有吞咽困难及吞咽困难的原因、既往饮食类型或食物黏稠度、饮食习惯与偏好、过敏食物、进食体位是否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设备使用情况等;体格检查主要评估神经肌肉系统以及口腔牙齿和义齿情况。

2.吞咽功能

对老年人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提供试验饮食并观察老年人进食全过程,分析老年人的吞咽情况,从而对饮食类型或食物黏稠度提出建议。可参考Michaela Trapl等研制的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对老年人进行间接吞咽和直接吞咽测试。直接吞咽测试分三步进行,即依次让老年人进食糊状、液体和固体食物,判断吞咽延迟、流涎和声音改变情况,每一步满5分方可进行下一步测试。吞咽困难严重为0~9分,中度为10~14分,轻度为15~19分,正常为20分,通过吞咽困难程度评估可间接了解老年人误吸和噎食发生的风险。

3.疾病情况

评估是否有精神障碍、抑郁症或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病、食管疾病、甲状腺极度肿大等易引发噎呛的疾病。

4.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管理不到位、对老年人评估不全面、健康宣教效果欠佳、老年人分级护理执行不到位、集中就餐制度不严格、家属不配合等都会增加老年人噎食的发生风险。

(三)预 防

对于存在噎食发生风险的老年人,应做好标识及交班记录。对于有特殊饮食护理策略的老年人,应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1.食物选择

饮食分为普食、软食、半流食和流食4种,老年人以软食、半流食和流食为主。普食:普通食物,适用于咀嚼功能、消化功能好,病情较轻或处于疾病恢复期,体温正常,能下床活动或卧床但不需要饮食治疗的老年人。软食:面条、软饭类,适用于轻度发热,消化不良,患有胃肠疾病,肛门、结肠及直肠手术后处于疾病急性期和恢复期之间,咀嚼和消化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半流食:粥类、泥类、羹类,食物稀、软、烂,适用于身体虚弱、咀嚼和消化能力较差,有口腔疾病、胃肠炎、消化道疾病或发热的老年人;宜少量多餐,每次的餐量视老年人的病情需要而定,全天主食不超过300克,温度适宜(一般为38℃)。流食:液态食物,汤、汁等,适合进食有困难、高热、大手术后,有消化道疾病或病情危重或全身衰竭,以及使用鼻管喂食的老年人;每天6~8次或每2~3小时一次,每次200~300毫升,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加以调整。另外,对于有药物不良反应、吞咽反射迟钝的老年人,应给予软食,必要时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避免摄取带骨、刺的食物。对于评定为Ⅲ级、Ⅳ级、Ⅴ级吞咽功能异常的老年人,应遵医嘱进食或给予管饲饮食。禁忌食用花生米、汤圆等易噎食的食物;不宜多食油炸、易胀气的食物;避免摄入辣椒、芥茉、胡椒等刺激性食物。

2.进食方式

对于出现一侧舌肌瘫痪、失语但能够吞咽的老年人,应协助其进餐。对于抢食、暴饮暴食的老年人,应安排其单独进餐,嘱其放慢进食速度,并适当控制食量。在摄取流食时,有吸食能力的老年人可使用吸管,无吸食能力的老年人可使用勺子或者长嘴壶进食。喂水时应将吸管或勺子放在老年人的嘴角,避免引起噎呛;针对不同食物准备若干吸管,同时注意避免老年人吸入空气;对于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根据其身体状况尽量将食物和餐具摆放在固定位置并告知老年人,同时从斜后方用手引导老年人触摸餐具的形状及摆放位置;创造和谐的气氛,鼓励老年人自己进食,并给予协助。

3.进食体位

保证老年人在清醒状态下进食,进食时应取坐位或半卧位;颈、胸、腰部骨折或手术等不能采取坐位的老年人可采取侧卧位。

4.进餐时的护理

老年人在进餐时应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不宜讲话、看电视等。尽量在老年人视野内将食物送入老年人口中。进餐速度不宜过快,每口食物不宜过多,宜小口喂食,每次以汤勺的三分之一为宜。对于牙齿缺如的老年人,可将普食打碎成流质喂入。为老年人留有充足的就餐时间,不催促老年人。掌握老年人进食的速度,老年人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进餐。同时需准备水或饮料。对于身体状况不佳、不能使用餐具的卧床老年人,应实施全面饮食照料。严重者要进行“空吞咽”,即让老年人吃一口,咽一口,再空咽一口,然后再吃第二口。确保老年人两颊之内没有食物才能喂第二口。

5.观察进食情况

噎食的表现为进食时老年人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痛苦表情,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指着口腔;如为部分气道阻塞,则可出现剧烈的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对噎食高危老年人,应将其集中安置在同一桌就餐,以便于护理人员观察和巡视,周围环境需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紧急施救和转移。

6.进餐后护理

餐后护理人员仍需加强巡视,提醒老年人进餐后保持原位30分钟以上。对于卧床老年人,卧床时应将其头部抬高或偏向一侧。

(四)处 理

老年人一旦发生呛噎,易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1.停止进食并立即求救

发现老年人呛噎,应让其立即停止进食,并侧卧。同时呼叫其他在岗医护人员共同组织抢救。

2.处理方法

当老年人意识清醒时,鼓励老年人主动用力咳嗽,通过咳嗽产生的气流排出食管异物,也可在老年人咳嗽的同时叩击其背部或腹部,促使其将食物颗粒咳出。当发现老年人在进食过程中呼吸停止时,应立即清除其口腔中的食物。如手指清除无效,则应用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清醒者给予立位腹部(胸部)冲击法,昏迷者则给予卧位腹部(胸部)冲击法,以排出梗塞于咽部的食物。如阻塞物没有被清除,则重复操作上述急救动作,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继续救治直到救援者到达。

3.健康宣教

急救成功后,应对老年人及其家属做好有关噎食风险的告知,以防意外再次发生。对于在饮食护理中存在的不妥行为及认识误区,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指导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