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风险的防范

五、烫伤风险的防范

(一)概 述

烫伤指由高温液体、高温固体或高温蒸汽等所导致的组织损伤。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出现生理性退化,皮肤对冷、热、痛等感觉反应迟钝,易因取暖不当等造成烫伤。低温烫伤指某些取暖设备虽然基础温度不高,但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也会造成烫伤,如接触70℃的物体持续1分钟,皮肤就可能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物体持续5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即为低温烫伤。

(二)评 估

1.疾病因素

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除了老年性生理改变外,往往因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等疾病导致末梢循环障碍、神经功能受损,致使感觉迟钝,对热、痛感觉不敏感,易发生烫伤。

2.治疗因素

中医的拔罐、艾灸、神灯这些与热相关的理疗方法,成本低,方法简单易学,已成为老年人常用的治疗手段,甚至在家中自行操作,并且主观认为治疗的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但长时间接触热源,最后往往导致皮肤烫伤。另外,拔罐时罐口温度过高、神灯距离皮肤太近、艾灸治疗时睡着等,易造成治疗局部皮肤烫伤。

3.生活因素

炒菜时身体距离油锅太近,油炸时不能及时躲避喷溅的热油,易造成脸部、手臂烫伤。泡脚时温度过高,泡脚时间太长,使用热水袋温度过高,都易造成皮肤烫伤。老年人因自理能力下降,又不愿麻烦别人,需要饮水时,自己倒翻热水而致烫伤。

4.烫伤评分标准

烫伤分度见表5-3和表5-4。

表5-3 不同分度烫伤的表现

(续表)

(三)预 防

1.评估风险因素

如老年人在家有无烫伤史,有无习惯用热水袋或习惯热水泡脚,老年人、家属及照护者对宣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确认高危烫伤老年人:年龄>65岁、有肢体功能障碍、有意识障碍、大手术后、危重虚弱、使用镇静、安眠及镇痛等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糖尿病老年人等;确定有潜在烫伤的风险的场所和用具,如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

2.做细生活护理

老年人饮用、洗漱用的热水不应超过43℃。在食用热汤时,热汤的温度要适宜,必要时向老年人说明,以引起其注意。老年人在洗澡时,先放凉水,后放热水,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在用热水泡脚时,对不同的老年人要区分对待。偏瘫老年人在泡脚时应先放入健侧脚,若无烫感,则再放入患侧脚。截瘫老年人及糖尿病老年人在洗脚时应先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水温<37℃。当条件不具备时,可用手放入水中5 分钟以上,如无烫感,则可以洗。洗脚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 分钟为宜。随时查看下肢皮肤情况,及时调整。在泡脚时,暖水瓶放置位置合理,并有固定装置。如需添加热水,则应先将肢体移出盆外,并再次监测水温,防止烫伤。管饲喂养或灌肠前,流食和灌肠液温度控制在38~40℃,并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正确使用取暖物品

尽量避免使用各种取暖物品,忌将热源直接接触皮肤保暖,且使用时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在使用金属或电子取暖器时,有封套的要使用封套,禁止其紧贴皮肤。热水袋使用前检查其是否老化,并控制热水袋的温度,水温不宜超过50℃;装水时不宜太满,装至热水袋的70%左右即可,装水后拧紧盖子。不建议把将热水袋整夜置于被窝内,应在临睡前将被窝捂热后取出。对于昏迷、意识不清等老年人,在用热水袋时应多加一层包布,或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使用电热毯要注意产品质量,睡前打开,睡时关闭。

4.正确理疗操作

掌握理疗时间,在对老年人进行理疗时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并告知老年人,同时设置闹钟提醒。如在拔罐时,时间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烫伤。使用神灯和微波等理疗用具时,应注意控制温度,严格掌握治疗板(头)与皮肤、患部的距离,一般不低于20cm,温度掌握以患部皮肤能承受为宜。可应用报时器、报警器、备忘录等来提醒老年人,以弥补其记忆力减退的问题。

5.严格执行交班

在使用热水袋或者进行理疗时,严格执行交班制度,经常巡视观察皮肤颜色。对于瘫痪老年人,在使用理疗用具时应有专人监护,护理人员严格调整控制,避免发生烫伤。治疗结束后及时收回仪器,并观察有无继发效应,同时做好交接班。

6.做好健康教育

对老年人及其家属、陪护进行烫伤安全防范知识和注意事项的宣教,如发生意外烫伤,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就医。

(四)处 理

1.应急处理

发现老年人意外烫伤后应立即去除热源,冷水冲洗烫伤部位30分钟,无法冲洗者可予以局部冰敷。如果隔着衣服,应迅速用剪刀剪开,及时散热,以减轻疼痛或烫伤程度。烫伤的分度及处理措施见表5-5。

表5-5 不同分度烫伤的处理

(续表)

2.营养护理

在确定老年人胃肠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及要求老年人控制饮食的同时,鼓励其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宜利尿清热、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少食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单糖类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鼓励多食含钾、钙、锌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以及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食含氮浸出物增加的肉汤类,以免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限制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禁止饮酒,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滴注白蛋白,以改善低蛋白血症。

3.心理护理

老年人负性心理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因此,首先应稳定其情绪,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换药时动作宜轻柔,以减轻老年人的疼痛,并经常测量创面大小,将面积缩小、创面好转的情况告知老年人,与老年人一起分享病情好转的喜悦。再次,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援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多关心老年人,加强沟通,鼓励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最后,不可忽视家属的作用,鼓励子女多陪伴老年人,多关心体贴老年人,多和老年人交谈,以减轻老年人的寂寞、孤独感。

4.体位护理

对于骨隆突处的创面,应避免增加创面局部组织的压力。鼓励并协助老年人定时更换体位,每2~3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5.血糖控制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随时掌握血糖情况。若血糖水平过高,烫伤创面不易愈合。对于顽固性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人,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