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前景展望

四、中医养生的前景展望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是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养老面对的诸多潜在问题接踵而来,其中日益凸显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比例失调,医疗成本高涨,医疗条件和设施等资源不均匀性,独生子女无法按传统的方式为父母“养老送终”,多数老年人未做好养老所需的物质和精神准备,老年人自主自理能力逐步丧失,不同性别的养老需求有差异,经济条件、地区环境和民族文化有差异性,以及养老服务产业缺乏整体性的思考与布局等。

世界卫生组织为积极养老界定了经济、行为、个人、社会、健康服务和物质环境6个方面的指标,并提倡各国政府在制定健康政策时结合以下 4 个方面做出相应考虑:①防止和降低残疾、慢性病和过早死亡造成的压力;②减少引起重大疾病的因素,增长保护终身健康的因素;③发展一系列消费得起、使用方便、年龄适宜的高质量健康社会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养老过程中的需求并保障其权利;④给护工提供必要的培训教育。根据各国养老的成功经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养老”的主张,其中无不强调以下关键因素:终身健康观念、生活质量保障、让老年人继续发挥对家庭和社会的价值、疾病因素的防止与控制、物质环境的打造。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以实现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整合。2014年初,国家卫计委把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工作列为中医药发展的重点内容;同年,国家民政部、发展委确定了广州等42个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医养融合是我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内容之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中指出,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优势。2017年,国家《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其中提到,到2020年,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中医药医疗与养生保健价值被“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广泛认可,中医养生逐渐成为国内外民众健康养老的最大需求。中医药养生保健具有“简单、便捷、安全、价廉、有效”的优势,对老年人常见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及老年人保健康复等效果显著。开展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创新服务模式,对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