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医养支付生态
在医养产业与信息产业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支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前我国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12亿,居民就诊时医保支付占比超过75%。由此可见,医保支付已成为居民看病最主要的支付手段。
2016年,腾讯、阿里巴巴、平安(保险)集团先后与深圳、成都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共同探索第三方支付工具同医保的实时结算。在医保用户将医保卡与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绑定后,移动支付平台便可实现同医保的实时结算,用户直接支付个人所承担的医疗费用即可。
(一)支付宝
伴随着中国电商的发展,支付宝作为交易中介诞生并迅速发展,并在十几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2014年5月28日,支付宝推出了“未来医院”计划,对医疗机构开放自己平台上的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展现云计算能力、安全风控能力等,进入“互联网+医疗”领域。
2016年5月31日,由支付宝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合作的医保移动支付项目,正式在深圳6家公立医院率先试点运行。双方基于合作推出的“医疗保险”网络支付标准,在国内首度确立了可规模性接入医院且具备可复制性的方案,奠定了“互联网+社保业务”的深圳模式,通过支付宝的实名、风控、支付等核心能力,构建了医保互联网支付的安全通道。
截至目前,除了深圳、镇江外,嘉兴、杭州、成都的医院也都已经开始试点支付宝医保移动支付。
2017年5月初,支付宝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医疗健康服务平台。除了支付宝已有的挂号就诊等服务外,用户通过该平台可获取超过1500家公立医院、15家医疗健康创业公司所提供的包括健康咨询、健康资讯、母婴服务、健康金融等在内的15项健康管理服务,这其中支付宝自身优越的支付服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微 信
与阿里巴巴类似,腾讯在2014年也发布了“智慧医院”规划,规划第一步是打通院内各种流程,做到线上预约、挂号、付费、取报告等,以节省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就医效率;第二步则是打通医保、商保,以服务更大范围内的患者。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全国已有近2万家认证医院通过各种类型的公众号为上亿位患者提供服务。微信医保支付则有效打通了医保卡与移动支付之间的桥梁,实现了“群众跑路”向“信息跑路”的真正转变。
2016年4月,腾讯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签署“城市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协议规定深圳市的医保用户通过微信绑定医保卡,就可以在指定医院就诊时一键完成医保及自费金额的在线支付。
继深圳、成都、广西后,微信医保支付在全国加速落地,目前已有包括厦门、汕头在内的数十个大小城市已经可以使用微信完成医保在线支付。
2017年4月20日,由腾讯公司主办的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医疗分论坛上,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副总裁陈广域提到,微信支付的用户已经达到微信总用户数的80%,大量原先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已经成为移动支付的熟练用户。
3.8万个以上的医疗机构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超过1.1亿的用户在搜索和使用这些公众号。80%的服务号开通了腾讯的在线服务。其中,60%的医疗公众号提供在线就诊以及挂号服务。
现阶段,有超过2000家医院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其中一些医院的移动支付的占比已经高达60%。部分医院的50%以上的支付流水已经通过第三方支付来完成。
2017年11月7日,以微信支付为核心的微信智慧医疗服务再次创新,由微信支付与“互联网+”团队联手推出医疗保险无纸化手机端快捷理赔,患者无须提供纸质材料,只需通过微信即可在线上快速完成医疗保险理赔。这也是微信首次打通商业保险,实现了继就医全流程打通及医保打通后智慧医疗的再一次升级,是腾讯“互联网+”能力连接医疗行业的又一力作。未来,腾讯将进一步将智慧医疗与老年人的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银 联
2015年2月,中国银联进军医疗支付,宣布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推出“现代医院”解决方案,开通了一款医疗支付应用,通过线上APP与线下自助终端,实现与医保实时结算,简化就医流程。简而言之,患者首先下载医院APP,绑定社保卡和银行卡,看病时支付步骤可以在医生开药时同步进行,省去后续排队缴费时间,且医疗费用结算自动分账,患者只需支付自费部分。
此后,银联开始在全国推广“现代医院”解决方案试点。据介绍,截至2016年1月,该方案已在包括上海、广东、浙江、河北、安徽等地的近30家医院(主要是大医院)上线运行,率先在广东地区实现了医保个账手机支付。同时,银联也在跟小医院做转诊、分级诊疗等方面探索,希望极大地简化就医流程。
(四)商业保险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支柱,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目前来看,“三大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呈现倒三角形: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占据绝对优势;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多年来发展严重不平衡,难以对基本养老保险起到补充作用;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尚有巨大的空白有待填补。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逐渐重视和扶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推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及长期护理险等新型养老保险品种,力求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
商业养老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与医疗数据信息化结合后展现了其特殊的潜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十余年来,各大保险企业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社会信息化的工作也全面展开。商业养老保险正是大数据的用武之地,将保险数据与健康数据相结合,可督促老年人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2017年12月4日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微医推出了全国首个互联网健康险平台,在线销售具有微医特色的健康保险产品,让子女能够更加便捷地为老年人挑选、购买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