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养结合的基础
(一)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
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并获得了为世界赞誉的改革成就。随着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日益增强,基本医疗保险所覆盖人群逐步扩大且其保障水平日益提升,药品生产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稳步推进,社会公众的健康诉求在较大程度上得以满足且健康水平也显著改善,人群健康的主要指标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的财政投入,农村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和城市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代表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快速壮大,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先后出现,扩大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的人群。
200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同时明确规定,2009—2011年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从国家顶层设计上,政府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在卫生政策具体执行中,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制度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最终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安全、优质、低廉、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国政府做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政治承诺,我国制定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初衷在于以保障公众的健康权利为价值导向,通过合理使用国家所掌握的公共权力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消解现阶段被国民所诟病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而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最终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准。
2017年08月17日,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对卫生计生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卫生和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各项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指出,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恪守宗旨、辛勤工作,以实际行动培育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希望同志们继续满腔热情为人民服务,钻研医术,弘扬医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怀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采取切实措施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开创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新局面。
(二)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时代有浓厚福利色彩的免费医疗阶段,发展内容包括城市职工的劳保医疗、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以及覆盖全中国大部分农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医疗保险阶段,发展内容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体系(医疗救助不在本书论述范围之内)。第三个阶段是在2009年《意见》颁布之后,即新全民医保阶段。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互相适应,均经历了重大变革。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任务。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是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国家、雇主、集体、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合理分担的多渠道筹资,实现社会互助共济和费用分担,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另外,对那些低收入者,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一方面帮助他们加入基本医疗保险,另一方面为他们承担一定的医疗费用,避免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之外,我国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体系,包括商业健康保险和其他形式补充医疗保险,主要目的是满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较高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国家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
全民医保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内容。医养结合的发展需要医保政策相配合。医养结合是养老院与医疗机构相结合的新模式。政府应当按照一定的医保规章条例,对其进行打分审核,剔除不符合各条件的医疗单位,切实保障养老院老年顾客的切身利益。同时要加快各试点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站,保障异地就医群众的切实利益。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费用的管控力度,严格把关医疗药品和器械的质量监督评审,按照病种严格定级医疗保险报销比率。在相关政策领域,还应该将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相结合,在制度设计层面优化保险金资金结构,方便老年人从医养结合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