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增加资金投入力度。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中强调,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疗养院、护理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政府需要加大对中医药养老机构的资金支持。在周边社区服务网络发达的养老机构,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中医院实现共享医疗卫生资源,明确合作项目和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形成沟通顺畅的双向转诊机制。采取国家拨款,促使养老院加快转变养老服务模式,扶植中医药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养老环境。
鼓励社会力量加入中医药养老服务,发挥社会力量的优势,使其参与到养老服务中,采取民办公助、公建民营、公办民营等多种方式,让社会组织参与到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中,提供以人为本的中医药养老服务。鼓励社会组织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定期组织中医药医疗、保健专家走进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并组织开展老年健康知识讲座、保健养生、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等特色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要。
支持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以中医院为中心,面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中医药保健服务。积极开展宣传,对不同社区处于亚健康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群众对中医药诊疗服务的认知度与信任度。通过建立家庭病房、入户访视、上门服务等方式,以对老年患者的管理为重点,由中医院定期组织由不同专科的中医医生组成的诊疗小组定点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疾病预防、医疗咨询、联系住院、护理、针灸、推拿、换药、输液、健康咨询及康复保健等多项服务,弥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不足。
开展名老中医进社区活动。中医药注重知识的传承,名老中医作为品牌形象的宣传作用不容轻视。打造有影响力的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就是要利用这种示范作用,发挥名老中医在中医药疑难杂症诊治、康复、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专业特色优势,进一步增强社区养老机构的品牌影响力与号召力。为改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中医药人才缺乏的现状,需要注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不断吸引中医药专业人才加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培育中医药健康养老型人才。以中医药院校为依托,在高校开设中医老年护理、中医康复医学、中医老年保健及养老院护理管理等相关专业,开设中医老年护理、老年慢性病防治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在老年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进行中医护理的能力。国家对中医药技术设立准入标准,保障中医药医护水平,强化管理监督机制,形成一整套中医药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对中医药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