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认知功能障碍

六、认知功能障碍

(一)相关概念

1.认 知

认知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过程,由学习推理、记忆、计算、语言理解和表达、定向力、视空间、抽象概括、分析、思维、执行能力等组成。

2.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不等。

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指有记忆障碍和(或)轻度认知损害,但不影响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尚未达到痴呆的程度,是介于正常衰老和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状态。

它可分为遗忘型MCI和非遗忘型MCI。遗忘型MCI包括单纯记忆损害和记忆伴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两种,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前期;非遗忘型MCI,记忆力保留,存在单个或多个非记忆认知域损害,可能是多种痴呆的前期表现。

4.痴 呆

痴呆是以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症状的,进行性、获得性智能损害的一种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思维、学习、记忆、定向、理解、表达、判断、计算、视空间等问题,也可能伴随精神和运动功能症状,影响社会职业功能或日常生活能力。

痴呆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包括神经变性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炎症性痴呆、感染性痴呆、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等;第二类为系统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贫血、维生素缺乏)导致的痴呆和中毒性(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痴呆;第三类为其他疾病(如艾滋病、梅毒、肝豆状核变性等)累及神经系统导致的痴呆。其中,AD、VD和混合性痴呆是临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痴呆类型。

(二)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

有研究分析了我国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发现MCI患病率为14.5%,女性高于男性(16.0%∶12.6%),农村高于城市(18.2%∶13.6%)。2015年,全球痴呆患者人数已达4680万人,其中50%~75%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015年,全球新增990万名痴呆患者,平均每3秒新增1人。经估算,6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为5%~8%,85岁以上则达到20%。预计到2030年,痴呆患者将达到7560万人,到2050年将增至1.35亿人。目前,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也是该病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2010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就达到了569万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的痴呆患者中,仅有22%接受过诊断。在我国这个比例更低,有49%的病例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现象,仅21%的患者得到了规范诊断,仅19.6%接受了药物治疗。

(三)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表现

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表现

1)记忆障碍。

2)其他认知功能相对完好或轻度受损。

3)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

4)达不到痴呆诊断标准。

5)排除其他可引起脑功能衰退的系统疾病。

2.认知功能障碍的分级表现

1)学习新东西发生障碍,严重者对以往的事情回忆有障碍,损害的内容可以是词语或非词语部分。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损害。

轻度:记忆障碍涉及日常生活,但仍能独立生活,主要影响近期记忆,远期记忆可以不受影响。

中度:较严重的记忆障碍,已影响患者的独立生活。

重度:严重的记忆障碍,完全需他人照顾。

2)通过病史及神经心理检查证实智力衰退,思维和判断受影响。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度障碍。

轻度:智力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患者仍能独立生活,不能完成复杂任务。

中度:力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独立生活,需他人照顾,对任何事物完全缺乏兴趣。

重度: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3)出现上述功能障碍过程中,不伴意识障碍。

4)可伴有情感、社会行为障碍。

5)出现记忆和/或智能障碍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6)头颅CT或MRI可以有相应的改变。

7)记忆力障碍(包括近和远记忆障碍)。①近记忆障碍:表现为基础记忆障碍,通过数字广度测试至少有三位数记忆障碍,5分钟后不能复述三个物品名称。②远记忆障碍:表现为不能回忆本人的经历或一些常识。

8)失语、失认、失用和思维损害。①失语:说话时找词困难,语言常常缺乏名词和动词,命名困难(一分钟不能说出10个以上动物的名称数,且常有重复)。②失认:通过视觉和触觉不能辨别物体。③失用:感觉减退和运动能力下降。

3.痴呆的常见表现

痴呆老年人除了上述的记忆和认知功能缺损的核心症状以外,还常伴随精神行为症状(BPSD)。BPSD可在痴呆进展的任何阶段出现,每位痴呆患者表现也可不同。常见表现有忧郁症状、精神症状、行为障碍。

1)忧郁症状。发生率为40%~50%,老年人常感觉无助无望,觉得自己没用,失去动力和乐趣,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出现自杀念头。部分患者表现为闹脾气、不愿意配合。老年人常感觉孤独。

2)精神症状。①妄想:被偷妄想发生率约为56%,是最常见的妄想种类。也可出现被害妄想或被遗弃妄想等。②幻觉:包括视幻觉和听幻觉。③错认。

3)行为障碍。①睡眠障碍:60%的痴呆老年人会出现睡眠障碍,常表现为日夜颠倒,可出现日落症候群。②重复行为:短时间内重复相同提问或动作,发生率约为63%,表现为重复提问或重复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③病态收集:表现为老年人收集没有的杂物,发生率约为30%。④贪食行为:不停地吃东西。⑤游走和迷路:对原本家附近的环境的定向感表失,常在家周围漫无目的地游走。痴呆中期忘记家中地址和电话,容易迷路,发生率约为62%。

(四)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

认知功能的量表众多,大体分为筛查量表[如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总体认知功能评定表(如韦氏智力量表、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等)和针对某一认知域的专项检测等。一般建议采用使用最为广泛的MMSE(表4-6)。它评估的内容包括定向力、记忆力(即刻回忆和延迟回忆)、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命名、复述、阅读、书写、理解)、视空间能力。该量表共有10题,总分30分。Mini-cog是另一个比较通用的简易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表4-7)。

表4-6 MMSE

表4-7 Mini-cog

(五)认知功能障碍的处理建议

1.非药物处理

1)提倡地中海饮食,BMI控制在18.5~24。

2)多运动,保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量。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步行、快步走(5千米/时)、骑车(16千米/时)、做家务、爬山、非竞赛类体育休闲活动(广场舞、太极、郊游、游泳等)。

3)保持心情愉快。

4)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5)戒烟限酒。

6)通过认知刺激治疗、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等促进和或维持痴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功能,延缓退化。

2.药物治疗

根据认知功能障碍的具体病因,治疗原发病,控制加剧病情的危险因素。避免使用加剧认知功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衰退的药物。酌情使用一些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