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腔问题

三、口腔问题

(一)定 义

口腔健康包含三方面内容: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没有口腔疾病。老年人口腔问题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组织器官逐渐退化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牙根面龋、有磨耗、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牙列缺损、缺失等。

(二)常见口腔问题

1.牙根面龋

牙根面龋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龋病,常见于因服药而出现唾液减少的老年人。可以表现为老年人牙根面界限清楚的一个或多个小的变色块,由褐色渐至黑色,甚至完全龋坏,包绕该牙颈部。

2.楔状缺损

老年人牙齿缺损,呈楔形、凹圆形或其他形状,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而坚硬,有时也有程度不等的着色,严重的楔状缺损可导致牙髓暴露,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病变,甚至可导致牙齿折断。楔状缺损一般均伴有牙龈萎缩和感觉过敏。

3.牙周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组织逐渐变薄、萎缩,老年人表现为牙周膜宽度随年龄增加而变窄,牙龈上皮层和固有层均发生改变。老年人由牙龋退缩造成的菌斑停滞面积增大、唾液腺功能减退、唾液质和量促进菌斑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增龄所致免疫系统下降等因素,加重牙周病的发生与发展。

4.口腔黏膜病

老年人由于上皮萎缩、口腔卫生健康状况差等原因,口腔黏膜逐渐变薄、光滑、干燥,疣状增生。义齿性口炎也是老年人好发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炎症或针尖样充血、红斑样改变、乳头状增生。

(三)老年人口腔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显示,2016年,65~74岁老年人存留牙数22.5颗,城市高于农村;65~74岁老年人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农村高于城市;有缺牙的65~74岁老年人中修复的比例为63.2%,城市高于农村。

(四)口腔问题的医学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老年人口腔问题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的标准为:牙齿缺失在10颗以内,龋齿和填充在12颗以内,有20颗以上具有功能的牙。另外还有患者的5点主观感觉:①对影响美观的缺失牙的修复满意;②无疼痛症状;③没有不可接受的牙齿;④没有不可接受的实质性的异常;⑤牙齿颌关系在功能和美观上都能接受。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龄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五)口腔问题评估方法

口腔问题除了经口腔专科常规检查确诊以外,还可以通过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 ra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量表对口腔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对医养人士而言,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老年人牙齿炎症和缺损对进食、营养不良的影响。专家建议通过询问患者有无口腔问题、有无义齿、有几颗义齿、义齿是不是影响咀嚼功能和进食,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口腔问题。

OHRQOL问卷包括14个条目:1.影响发音;2.味觉变差;3.出现过明显疼痛;4.吃什么东西都不舒服;5.在其他人面前觉得不自在;6.感到紧张不安;7.对自己饮食不满意;8.在进餐时中途停下来;9.不能很好地休息;10.有过尴尬的时候;11.有过对他人发脾气;12.难以完成日常工作;13.觉得生活不那么令人满意;14.什么事都干不了。每一项有5个层次,分别为“从不”(0分)、“很少”(1分)、“偶尔”(2分)、“经常”(3分)、“很经常”(4分)。将这14项的值相加代表一次的结果,即总的分值是0~56分,分值越大表示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低。若患者选择“经常”或者“很经常”,则认为该条目对患者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六)口腔问题的处理建议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有牙齿缺损的,及时请专业医生会诊,必要时装义齿。日常佩戴义齿时,尤其关注咬合问题以及会不会影响进食问题。

3.定期请口腔专科医生就老年人出现的口腔问题做定期治疗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