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食风险的防范
(一)概 述
误食常发生于幼儿,但老年人(即使是健康的老年人)也可能因身体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如味觉、嗅觉、视觉功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逐渐降低以及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而引发误食,或误食、误饮过期食物、变质食物、化妆品、药品、洗涤品、肥皂水、洗发水、漂白剂、除臭剂、杀虫剂、防腐剂、农药等而发生中毒,如果大量误食,就会导致严重中毒;误食枣核等导致急腹症,引起小肠穿孔等,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二)评 估
1.一般情况
评估老年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行动习惯、饮食习惯等。
2.居住环境
评估老年人是否独居,有无老伴、子女或其他照护人员。评估老年人居室环境是否清洁、整齐,是否有可能引起误食的有害食物、药品、消毒剂、杀虫剂等,以及这些物品放置的位置。
(三)预 防
1.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老年人的评估结果,针对老年人的认知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行动能力等制订详尽的护理措施,并有效落实。
2.密闭式管理误食物品
对老年人易误食的物品进行管理,定期清理过期变质食物;老年人在食用袋装食品时,应提前取出干燥剂;将洗涤剂类物品放置在老年人触及不到的地方;将消毒物品放在老年人日常生活范围之外,并在完成消毒后立即放回原处;在老年人玩橡皮泥时,应多加注意,以防老年人将其当做食物放进嘴里;在老年人食用坚果类食物时,应先将坚果坚硬的外壳去掉。
3.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
教育老年人学会识别有害的食物,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
(四)处 理
1.确认误食物品
一旦发现老年人有误饮、误食情况,应尽快查明引起中毒的毒物种类,并留取毒物样本备查。
2.密切观察病情
评估中毒的危害程度,观察老年人的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等的变化,有无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有无意识改变。误食、误饮的物品不同,产生的中毒症状也不同,多数老年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外,还需观察是否有昏迷、惊厥、抽搐等神经系统异常情况。观察老年人能否发声,老年人如果还能发声,那么说明误食的物品在食管内,或部分阻塞气道,应直接送医院处理;如果不能发声,那么物品可能完全阻塞气道,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去除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判断误食物品的大小
若异物体积较小,也没有毒性和腐蚀性,老年人无特别症状出现,则不需治疗,误食的物品会在1~2天内随大便排出。若异物体积较大,或误食尖锐异物,则必须立即送医院处理。
4.误食了有毒、有腐蚀性的异物时的处理
(1)催吐:对于清醒老年人,可考虑现场催吐,催吐前应严格掌握禁忌证,如昏迷、惊厥、食入腐蚀性毒物、休克、严重心脏疾病、肺水肿、主动脉瘤、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史者禁忌催吐。
(2)立即就医:在遇有不明物品中毒时可采取一般处置,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有效给氧,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严密观察中毒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有效生命支持。根据中毒的类型,在现场适时早期给予相应的特效解毒剂。
(3)不同毒物应于不同处理:误食有毒、有腐蚀性的异物,如纽扣型电池等,会损伤食道和胃肠黏膜或吸收毒物造成中毒,故必须尽快送医院取出异物。另外,误食肥皂会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和呕吐现象,应尽快催吐,并让误食者饮牛奶或水,以冲淡胃内肥皂水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即可缓解,如情况严重,则需及早送医院处理。
(4)干燥剂中毒处理:为了延长物品的保质期或使用期限,许多食品或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内可能存放有干燥剂,有些老年人食用东西时粗心大意,会将干燥剂随食物一起吞下,此时应根据干燥剂的类型对症处理。
①硅胶。硅胶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呈半透明颗粒状,具有多孔的结构,吸附面积大且能吸附多种物质。硅胶中加入了氯化亚钴,在无水时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硅胶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可经粪便排出体外,对人体没有毒性,故误服后不需做特殊处理。
②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呈咖啡色,刺激性较弱。若误食量少,则多饮水稀释即可;如服用量较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则表明有铁中毒的可能,应尽快就医。
③氧化钙。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块状物,具有很强的吸收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多用做食品、衣物、精密仪器的干燥剂,吸收水分后变成粉末状的氢氧化钙(熟石灰)。误食氧化钙,由于氧化钙在遇水变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释放热量,故会灼伤口腔或食管。氢氧化钙呈碱性,对口咽、食管有腐蚀性,溅入眼中会造成结膜和角膜损伤。误食此种干燥剂者,禁忌催吐,应立即饮用牛奶或水,一般成人饮120~240ml,不能过多饮用,因过多饮用可诱发呕吐。同时需注意,不能用任何酸类物质进行中和,因为中和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可加重损伤。若有干燥剂溅入眼晴,则应尽快用清水或生理盐水从眼部的鼻侧往耳侧冲洗,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送医院处理。皮肤被污染者,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严重者可按化学烧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