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机构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以及需要照料的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问题日益突显,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指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指出,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国务院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84号)则提出了医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以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2014年9月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下发《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并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推动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号召,出台相应政策,将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上日程。2015年年末,全国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2万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2.8万个。社会服务床位676.3万张,其中养老床位669.8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4万个,社区服务站12.5万个。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紧迫性主要有长期住院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传统的养老院不能同时满足老年人医疗和养老的需要两方面的内容。有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失能老年人愿意选择家庭养老,20%的失能老年人有机构养老意愿。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严重供不应求。2010年,城镇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的机构养老床位供给约为15万张。按照调查期望水平(20%)和发达国家水平(50%)的入住比例来看,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的床位分别为37万张和93万张。20%代表的是以失能老年人意愿为基础计算的需求,更勿论达到发达国家50%的入住比例了,可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目前,我国人均养老床位拥有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 5%~7%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提出到2017年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制度基本形成,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与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该指导意见的提出将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提升到了法律层面,使实施的重点任务、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具体化、规范化,为我国医养结合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