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膀胱过度活动
(一)定 义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指出现尿急、尿频、夜尿,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等征候群。其中,尿急症状是指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尿频指患者主观感觉排尿次数过于频繁,通常成人排尿次数达到昼夜≥8次,夜间≥2次,平均每次尿量<200ml时考虑为尿频。夜尿指患者排尿≥2次/夜,常因尿意而觉醒排尿。急迫性尿失禁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尿失禁现象。排尿检查常常提示逼尿肌过度活动。
(二)膀胱过度活动症特点
(1)尿急:突然和强迫性的排尿欲望,很难延迟。
(2)尿频:白天或夜间排尿过于频繁,昼夜排尿次数≥8次,夜间次数≥2次,每次排尿量<200ml。
(3)夜尿:因尿意而觉醒排尿的次数。
(4)急迫性尿失禁:尿液不能有控制地漏出,伴有尿急或尿急后立刻发生。
(三)膀胱过度活动的诊断标准
OAB需进行一些筛选性及选择性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才能做出诊断。
1.筛选性检查
每一个患者通过记录排尿日记,明确有无排尿困难、尿失禁、影响排便状况等;通过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体格检查,以及尿常规、尿流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剩余尿测定),筛选有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可能。
2.选择性检查
可以通过泌尿系统病原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泌尿系统特殊的检查、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男性40岁以上)等进一步明确有无其他特殊疾病引起OAB。
3.诊断流程(图4-2)

图4-2 OAB诊断流程
(四)膀胱过度活动专家建议筛查方法
专家建议使用症状评估工具,例如排尿日记、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问卷表(OABSS)进行初筛。
1.排尿日记是一个简单、无创的工具,用于评价排尿功能障碍,特别是尿频和尿失禁患者(表4-12)。
表4-12 排尿日记

2.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问卷表是评价OAB症状严重程度的简单可行而且有效的量表(表4-13和表4-14)。
表4-13 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问卷表

注:问题3(尿急)的得分≥2分,且总分≥3分,则诊断为OAB。
表4-14 OABSS对OAB严重程度的定量标准

(五)膀胱过度活动症处理建议
1.行为治疗
增强膀胱训练,训练延迟排尿和定时排尿。改变饮食习惯,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入夜后不再饮水,勿引用刺激性、兴奋性饮料。记录排尿日记。
2.物理治疗
盆底肌肉训练和生物反馈治疗。通过患者自主、反复进行盆底肌肉群收缩和舒张,增强盆底肌张力,增加尿道阻力,恢复松弛的盆底肌。或者借助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盆底肌肉训练。
3.药物治疗
使用M受体拮抗剂,降低膀胱副交感神经兴奋,阻断膀胱传入神经,必要时联合α1受体阻滞剂。倘若尿频影响情绪和睡眠,适当加用镇静及抗焦虑药物。绝经后女性可口服雌激素或局部用药。
4.神经调节治疗和手术治疗
可选用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释放,改变逼尿肌不自主收缩,提高膀胱容量,降低排尿压力。手术方法有逼尿肌横断术或膀胱扩大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