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管理制度

三、养老护理管理制度

(一)养老护理常规工作制度

(1)每天打扫居室卫生,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桌面、门窗、地面及墙壁清洁、无积灰,定期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2)供应开水,提供洗澡用水和膳食,以及传呼电话、邮递信件。在与老年人及其家属有协议的情况下,提供代购物品、代办储蓄、贵重物品存放保管等服务。

(3)提供配备电视机、报纸、书刊的老年人阅览娱乐服务项目。

(4)督促老年人按时起床、休息以及参加院内组织的各种群体性活动。

(5)保持老年人着装得体、干净。

(6)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无异味。

(7)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配备供老年人临时使用的拐杖、轮椅车或其他辅助器具。

(8)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巡视居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做好交接班工作。

(9)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并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二)养老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老年人入住房间的物品要定位放置,以便于清点及保证老年人的行动安全。

(2)房间内禁止吸烟与饮酒,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3)加强对陪住和探视人员的管理。

(4)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房间内。

(5)夜晚21:00及时清理探视人员,并督促老年人休息。

(6)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通知保卫科。空房间要及时上锁。

(7)按要求畅通防火通道,不堆、堵杂物。

(8)消防设施完好、齐全,周围无杂物堆放。

(三)养老护理信息管理制度

结合医养机构实际情况制定计算机录入管理制度,保障系统准确、可靠、实时,确保安全性。

1.系统支持

信息中心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全面技术支持。

2.用户管理

(1)操作人员经培训且考核后方可上机操作,设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得提供他人使用。

(2)系统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授权限定。

(3)老年人信息处理与查询:①查询功能仅供本科室医护人员查看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医疗信息和费用信息等。②各医养机构的医嘱处理系统须符合《信息系统基本标准》的规定要求,配有医嘱系统的操作手册,并制定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

(四)养老护理服务程序制度

养老护理服务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状况不同,采用分级护理。各护理级别的要求如下。

1.特级护理

(1)老年人必须进入抢救室或监护室,根据医嘱由监护护士或特护人员专人护理。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准确记录24 小时出入量。

(3)制定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有完整的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服务对象的病情变化。

(4)重症服务对象的生活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

(5)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用物定期更换和消毒,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6)观察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2.一级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

(3)定时巡视病房,随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

(4)观察老年人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5)观察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每30分钟巡视一次。

3.二级护理

(1)定时巡视服务对象,掌握服务对象的病情变化,按常规测量服务对象的体温、脉膊、呼吸、血压及生命体征。

(2)协助、督促、指导服务对象进行生活护理。

(3)按要求做好一般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4)每1~2小时巡视一次。

4.三级护理

(1)按常规测量的体温、脉膊、呼吸、血压及生命体征。

(2)定期巡视服务对象,观察老年人的治疗效果及精神状态。

(3)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

(4)根据老年人病情变化及评估结果,及时变更护理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