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基础教程》简介
《中国茶艺基础教程》这本书是由.李捷主编创作的,《中国茶艺基础教程》共有241章节
1
序言 在研究基础上编撰个性化茶艺教材
余 悦 中国茶文化著作虽然并非汗牛充栋,却也蔚为大观。据不完全统计,数量达万种以上,其中,教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茶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播与传承,教材承担着重要的使...
2
前言
本教程基于高职院校茶艺课程“校企互嵌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依托校内外两个课堂,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4-03-02-07)》(2018版)、《茶艺职业...
3
目录
目 录 序言 在研究基础上编撰个性化茶艺教材 前言 你喜欢茶吗?你了解茶吗? 任务1 茶艺师职业道德与茶艺礼仪 课堂任务1 茶艺师职业道德 一、茶艺师的层次 二...
4
你喜欢茶吗?你了解茶吗?
入门学测——下面有15个问题,你能答出来吗? 1.中国利用茶的历史有多少年? 2.茶树的原产地在哪里? 3.中国的“茶圣”指的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宋徽...
5
任务1 茶艺师职业道德与茶艺礼仪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茶艺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自我行为的意识和习惯。 知识目标 1.茶艺...
6
课堂任务1 茶艺师职业道德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我们品茶时想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正如孔子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儒家进德修业之道,也是茶道修行之法。...
7
一、茶艺师的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规定:“茶艺师是指在茶室、茶楼等场所,展示茶水冲泡流程和技巧,以及传播品茶知识的人员。”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是在...
8
二、茶艺师职业道德
茶艺师职业道德是指茶艺师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能体现职业特征和调整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评价茶艺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总准则。其作用是调整茶艺师与顾客间的...
9
三、茶艺师职业守则
茶艺师职业守则,是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茶事服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既是每名茶艺师在茶事服务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又是人们评判每名茶艺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标准...
10
课堂任务2 茶艺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茶艺礼仪是指在茶事服务过程中应该遵从的礼节和仪式,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
11
一、仪容
仪容,通常是指人的外观、外貌。茶艺师仪容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结合。 (一)干净的面部 (1)有眼疾时自觉回避茶事活动,眼部分泌物要及时清除。 (2)注...
12
二、仪态
仪态又被称为体态语,也叫仪姿、姿态,是指茶艺师身体呈现出的各种姿态,包括举止动作、神态表情和相对静止的体态。通过茶艺师的面部表情,体态变化,站、走、坐、举手投足...
13
三、礼节
礼节实际上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在茶艺操作中要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茶艺中礼节的表现形式有鞠躬、伸掌、奉茶、起立等。 (一)鞠躬礼 鞠躬礼是茶艺活动中常...
14
企业实践任务 茶事服务过程中的礼仪接待
...
15
一、实践目的
茶艺师在茶事服务过程中要做到得体、适度,不过度服务。...
16
二、实践准备
进行实践分组,以4人一组为佳,分饰迎宾、收银、茶艺师、宾客角色。...
17
三、实践流程
(1)上岗前,做到仪表整洁、仪态端庄。 (2)候岗时,在营业前10分钟站在门口的两侧或便于环顾四周、视线开阔的位置随时准备迎候每位宾客。 (3)迎宾。宾客到达时...
18
四、注意事项
(1)在进行实践前,要熟悉茶艺师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掌握本课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2)分组时注意角色互换,相互指出不足之处。...
19
茶文欣赏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
20
任务2 茶文化基础知识
素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2.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3.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
21
课堂任务1 中国茶的源流
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茶、利用茶、品饮茶的历史,世界上很多地方的茶叶种植和饮茶习惯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传过去的。...
22
一、茶树的起源
茶树在地球上的存在时间,有的记载是6000~7000万年,有的说是300万年,目前尚无定论。1987年7月在贵州晴隆发现的茶子化石距今已有100万年以上,由此推...
23
二、“茶”字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茶”字字形、字音和字义的国家,各国茶的译音发源于广东语的“cha”音和发源于厦门语的“te tai”即“Tay”音。 “茶”字由“荼”简化...
24
三、茶叶起源的传说
上古时代文字未出现时,很多事都是口传下来的,到了有文字时才记载为书籍。陆羽《茶经·六之饮》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说...
25
四、中国用茶的源流
茶从发现到成为日常饮料,是经过很长过程的。药用为其开始之门,祭祀、食用次之,饮用则为最后发展阶段。四者之间有先后承启的关系,但是又不可能进行绝对划分。现在用茶主...
26
课堂任务2 中国饮茶方式的演变
中国饮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化时期。不同的阶段,饮茶的方式、特点都不相同,大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汉魏六朝,二是唐五代,三是宋元时期,四是明清以后。各个时期的...
27
一、汉魏六朝饮茶法
汉魏六朝乃至初唐的主流饮茶方法是煮茶法。在中唐以前,茶叶加工粗放,往往连枝带叶晒干或烘干,成为原始的散茶,所以烹饮也较简单,源于药用的煮熬和源于食用的烹煮是其主...
28
二、唐五代饮茶法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唐代茶叶主要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以饼茶为主。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贡茶院也是这一时期设立的。 唐代...
29
三、宋元饮茶法
宋元时期最流行的饮茶法是点茶法,连北方的辽、金两国也受其影响。煎茶法到南宋后期便已无闻,煮茶法主要流行于当时的少数民族地区。 宋代盛行点茶、斗茶、分茶,南宋理宗...
30
四、明清饮茶法
明代,饮茶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茶的品饮方式也走向简单化,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贡茶改制就是原因之一,穷工极巧的饼茶被散茶所代替,唐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