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茶文化的性质
茶文化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即围绕茶及利用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精神、习俗、心理、行为的现象,具有以下五种特性:
(一)历史性
茶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属性和标记。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彩,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二)时代性
茶文化是紧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体现出时代的风尚与特色。新时期的现代科学技术、新型传播方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
(三)民族性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个性,并通过特有的生活、心理、习惯加以表现出来,这就是茶文化的民族性。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个民族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茶俗,像蒙古族的咸奶茶、苗族和侗族的打油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竹筒茶、藏族的酥油茶、布朗族的酸茶等。尽管各民族的茶俗有所不同,但按照中国的习惯,凡有客人进门,主人敬茶是少不了的,不敬茶往往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再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茶艺、茶道、茶礼、茶俗,既有民族性,又有统一性,所以说茶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四)地域性
茶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特色与风貌,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就像单丛之于潮汕,龙井之于杭州,普洱之于云南,老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等。
(五)国际性
国际性是指茶文化在国际的地位与关系。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30多亿人饮用茶叶。一方面,中国茶叶与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饮用茶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饮茶风俗与茶文化,像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式下午茶等。2019年11月,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通过,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自此全世界拥有了一个属于爱茶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