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助器具

三、辅助器具

辅助器具包括桌布(铺垫)、茶席巾、茶盘、茶巾、茶巾盘、奉茶盘、茶点盘、茶荷、壶承(茶盘、茶船)、壶垫、杯托、盖置、茶道组(包括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茶筒)、渣匙、茶滤(滤网)、滤网架、计时器、茶拂、盖叉、杯叉、茶点叉、餐巾纸、消毒柜等。

(一)铺垫、茶席巾

茶席整体或局部物体摆放下的各种铺垫、衬托、装饰物的统称,常用棉、麻、化纤、竹、草秆织编而成,如图6-28所示。

(二)茶盘

茶盘是放置茶具的垫底茶具,用以泡茶的底座。按材质分,有根雕茶盘、木制茶盘、竹茶盘、石制茶盘、翡翠茶盘、瓷茶盘、紫砂茶盘等,如图6-29所示。按形状分,有规则形、自然形等多种形状。

图6-28 铺垫、茶席巾

图6-29 茶盘

(三)茶巾

茶巾是用以擦拭茶具的棉织物,可用来擦拭泡茶、分茶时不小心溅出的水滴;或用来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或在注水、续水时托垫壶流底部;还可用来擦拭清洁桌面,如图6-30所示。每张茶台最好配置两块茶巾,一块用来清洁茶具,另一块用来清洁茶台。

(四)茶巾盘

茶巾盘是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均可,如图6-31所示。

图6-30 茶巾

图6-31 茶巾盘

(五)奉茶盘、茶点盘

奉茶盘、茶点盘是用以盛放茶杯、茶碗、茶食或其他茶具的盘子,向客人奉茶和茶食时也常使用,材质有竹、木、塑料、金属等,如图6-32所示。

(六)茶荷

茶荷用来观赏干茶和放置待泡干茶,如图6-33所示。

图6-32 奉茶盘

图6-33 茶荷

(七)壶承

壶承是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如图6-34、图6-35所示。

图6-34 双层状、环状壶承

图6-35 盘状、碗状壶承

双层状:壶承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

环状:壶承制成圆环状,中间空心。

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八)壶垫

壶垫隔开壶承和茶壶,防止碰撞损伤,有软木、藤编、椰棕、丝瓜络、毛毡等材质,如图6-36所示。

图6-36 毛毡、丝瓜络壶垫

(九)杯托

杯托是茶杯的垫底器具,如图6-37所示。

图6-37 杯托

(十)盖置

盖置是放置壶盖、杯盖的器物,既可保持盖子清洁,又可避免茶水沾湿桌面,多为紫砂、瓷器、玻璃、竹木等制成,如图6-38所示。

图6-38 盖置

托垫式盖置:形似盘式杯托。

支撑式盖置: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

(十一)茶则

茶则用来从茶叶罐中量取干茶。

(十二)茶匙

茶匙又称茶导,常与茶荷搭配使用,用来拨取干茶。

(十三)茶夹

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和品茗杯,或将茶渣从茶壶中夹出。

(十四)茶漏

茶漏用来扩大壶口,使茶叶从中漏进壶里,防止茶叶撒到壶外。

(十五)茶针

茶针用来疏通壶嘴,防止堵塞。

(十六)容则(箸匙筒)

容则是摆放茶艺用品组的容器。以上6件又称为茶道组、茶道六君子,如图6-39 所示。

图6-39 茶道组(从左至右茶则、茶匙、茶夹、茶漏、茶针、容则)

(十七)渣匙

渣匙为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其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多用竹、木制成,如图6-40所示。

(十八)滤网、滤网架

滤网用来过滤茶汤碎末用。滤网架用来承放滤网,保持桌面清洁,如图6-41所示。

图6-40 渣匙

图6-41 滤网、滤网架

(十九)计时器

计时器是用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以可计秒的为佳,如图6-42所示。

(二十)茶拂(养壶笔)

茶拂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还可用来养壶,使茶壶表面茶汁均匀,如图6-42所示。

图6-42 计时器、茶拂

(二十一)盖叉

盖叉用来叉取煮水壶壶盖,如图6-43所示。

(二十二)杯叉

杯叉用来叉取品茗杯,如图6-44所示。

图6-43 盖叉

图6-44 杯叉

(二十三)茶点叉

茶点叉为取茶食用具,用金属、竹、木制成,如图6-45所示。

图6-45 茶点叉

(二十四)餐巾纸

餐巾纸做垫取茶食、擦手、擦拭杯沿用。

(二十五)消毒柜

消毒柜用以烘干茶具,有效消毒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