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文化的层次
2025年10月13日
一、茶文化的层次
茶文化是茶艺的内涵体现,是茶与中国社会各个阶段、各个层面相结合,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而形成的独特文化模式和规范,是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
从结构上来看,中国的茶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次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成分、疗效,以及饮茶所用的茶具、水、茶室、桌椅等有形的生产劳动的过程、产品、物品、建筑物等。
制度文化层次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如国家对茶叶生产、经营的管理制度及措施,促进茶叶发展的各种办法等。我国宋代到清代,为了控制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供应,设立了茶马司,用以控制茶马贸易,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
行为文化层次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总和,通常以茶礼、茶俗、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表明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千里寄茶表现出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浓浓的亲情;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为“茶礼”,送茶礼叫“下茶”,“一女不吃两家茶”,即是说一旦女家收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的聘礼。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饮茶的过程中,结合地域特点及民族习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方式和特点,从而使中国茶艺的大观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心态文化层次是指人们在长期进行茶叶生产、经营、品饮及茶艺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的总和。它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如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诗词歌赋等文艺作品;将品茶与人生的处世哲学相结合,在品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追求品饮的艺术享受和艺术价值,把饮茶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形成的茶德、茶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