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为:入场—行鞠躬礼—布具—取茶、赏茶—温具—置茶—润茶—冲泡—出汤—分茶—奉茶—品饮—收具—退场。
步骤1:入场。双手端盘入场,茶盘高度以舒适为宜,行走至茶台,放下茶盘。
步骤2:行鞠躬礼。双手收回成站姿,行鞠躬礼,入座。如图9-2所示。
步骤3:布具。提梁壶放在茶桌右侧上方;水盂放在提梁壶下方;紫砂壶下置壶垫,放于壶承上;公道杯放置在紫砂壶右侧方;盖置放置在壶承左侧;品茗杯置于杯托上,放在壶承左上方;茶道组放在茶桌左侧上方;茶叶罐放在茶道组下方;茶荷放在茶叶罐下方;茶巾放于壶承右下方。依次翻品茗杯。如图9-3所示。
图9-2 行鞠躬礼
图9-3 紫砂壶冲泡黑茶布具
步骤4:取茶、赏茶。左手取茶匙交至右手,将茶匙头放置在茶巾右上方。取茶叶罐,开盖,拨取所需用量茶叶。将茶匙放回茶巾处,盖上茶叶罐,放回原位。双手用捧取法取茶荷,从右向左赏茶。最好将茶砖、茶饼等紧压茶撬开后放置在紫砂罐中2个星期以上再进行冲泡,醒茶可以通过与空气的接触轻轻唤醒沉睡或尘封的茶叶,以便于冲泡饮用。如图9-4所示。
步骤5:温具。左手执壶盖放于盖置,右手提壶注水八分满,盖回壶盖。提梁壶复位。将水依次注入公道杯、品茗杯。如图9-5所示。
图9-4 取茶
图9-5 温具
步骤6:置茶。左手执壶盖放于盖置,用茶匙将茶荷中的茶叶轻轻拨至壶内,茶匙放回茶道组,茶荷放回原位。如图9-6所示。
步骤7:润茶。润茶次数视品质而定,一般为2道。第一次温润泡注水九分满;第二次温润泡为了唤醒茶叶的味道,所以注水只要盖过茶叶即可,20至30秒出水,具体时间根据紧压程度定,压得紧则时间稍长,压得松则时间稍短。散茶可适当缩短时间,一般为5至10秒,将温润泡的茶汤倒入公道杯后,观察色泽及透明度,若似红葡萄酒透明状,下一泡即可进行正式冲泡。第二泡润茶时,将温杯的水倒入水盂。如图9-7所示。
图9-6 置茶
图9-7 润茶
步骤8:冲泡。右手持水壶单边定点低斟注水,切记水流要低而缓,使茶汁慢慢浸出,注水量到壶内九分满左右。前五泡一般随冲随出,第六泡开始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尽量保持沸水冲泡。如图9-8所示。
冲泡普洱茶有“宽壶留根闷泡法”。“留根”就是经“润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好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
还有滗干泡法,就是现泡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选择这种方法是因为品质好、年份好的普洱,每一泡茶汤内质都会有微妙的变化。
步骤9:出汤。将泡好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如图9-9所示。
图9-8 冲泡
图9-9 出汤
步骤10:分茶。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入品茗杯。如图9-10所示。
步骤11:奉茶。取奉茶盘,依次将茶奉给宾客。每奉完一杯茶,注意移动盘内杯子,使杯子均匀分布,再继续奉茶,奉茶后回茶台。如图9-11所示。
图9-10 分茶
图9-11 奉茶
步骤12:品饮。黑茶口感滑厚、细柔,上好的熟茶还含有陈香、参香、枣香等香气,口感上柔滑醇厚。如图9-12所示。
步骤13:收具。依次收具,器具按原来拿取的路线放回茶盘。起身退至茶台侧后方,行鞠躬礼。如图9-13所示。
图9-12 品饮
图9-13 收具
步骤14:退场。端盘起身,转身退回。如图9-14所示。
图9-14 退场
退场后如需品饮,重复步骤8~12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