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独特茶品。因初制时特别注重条索的完整紧结,精制费工而得名。加工工艺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及独特的精制工艺。品质要求外形条索细紧,色泽乌黑油润;香气馥郁;汤色、叶底红亮;滋味甜醇。
在我国有12个省份生产工夫红茶,主要品类有祁红、滇红、宁红、闽红、川红、宜红、越红、湖红、苏红等。
祁红工夫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于安徽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祁红工夫茶条索细秀而稍弯曲,有锋苗,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冲泡后,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高长,有蜜糖香,蕴含兰花香;滋味甜醇鲜爽,回味隽永;叶底匀嫩红亮、带红铜色。
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红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著称于世。滇红工夫茶条索肥壮紧结,重实匀整,色泽乌润带红褐,茸毫特显;汤色红艳明亮,金圈突出;香气甜香浓郁;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
滇红工夫的茶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为淡黄、菊黄、金黄等类。凤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红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江、临沧、普文等地工夫红茶,毫色多呈金黄。香气以滇西的云县、昌宁、凤庆所产为好,不但香气高长,而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红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红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宁红工夫茶产区包括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武宁县和宜春市铜鼓县,湖南省浏阳市、平江县和湖北省崇阳县、通城县等。其主产区在修水县,因修水古称宁州而得名,产量占宁红产区的80%以上。宁红工夫茶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宁红工夫茶条索紧结、圆直、有毫,色乌略红;冲泡后,香气持久似祁红,汤色红亮,滋味甜醇,叶底红匀开展。
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19世纪50年代,当时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红茶,广收白琳、翠效、磻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白琳工夫茶由此而生。白琳工夫茶,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橘红”,意为橘子般红艳的工夫红茶,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拓荣、寿宁、周宁、霞浦一带。相传,坦洋工夫为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福安县坦洋村人胡福四所创制。外形细长匀整,有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冲泡后,香气清醇甜和,滋味鲜醇,汤色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政和工夫茶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采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茶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体态特别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