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科及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数学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摆在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优化。因此,编写一本目标定位准确,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高职数学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在经过充分调研,汲取多种教材经验并经过多轮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最新精神,编写了这套《高等数学》教材。本册《高等数学:专业选学模块》是《高等数学:基础模块》的衔接教材。本教材的特点为:
1.本书涵盖了专业课教学中常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在确保科学性和保持衔接性的前提下,将基础模块所涉及的一元函数的微积分等基础知识以外的内容整合成相对独立的十章,方便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学时安排以及学生已有的基础情况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取舍。虽然内容覆盖广,但经过改造和整合,教材具有“篇幅少、模块化”的特点。其目的是着眼于“教得来,学得下,用得上”这个基本目标,力图真正实现高职数学“专业工具课”的课程性质,并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2.体现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需求,注意与专业课的衔接;在课程结构上,既体现了数学概念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又不过分追求理论的严谨性,略去了大多数定理的证明,只对少数重要定理加以证明。立足于实践与应用,以案例驱动的方式,用现实的实例引出概念,尽量用案例说明其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教学内容与高职学生认知基础的吻合性。一些概念、定理尽量采取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叙述。在引入概念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编写,做到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4.突出与现代教育技术及科学计算手段的融合。在《高等数学:基础模块》介绍了MATLAB数学软件功能的基础上,本书第十章针对每一章都安排有相关的数学实验,并使用数学软件解决了本书中有关计算的问题,以培养和深化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软件和数学实验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本教材由万萍、凌巍炜担任主编,谢良金、方志宏、邓通德、李繁春担任副主编,具体的编写分工为:万萍负责编写第一、四章,方志宏负责编写第二章,谢良金负责编写第三、六章,邓通德负责编写第五章,凌巍炜负责编写第七、八、九章,李繁春负责编写第十章,全书由凌巍炜总撰、统稿。
本教材充分吸收了方志宏主编的《高等数学(下)》教材的优点,也参考了众多同人的优秀教材,在此一并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存在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