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概念

五、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概念

对于只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我们可以用作图方法来求解.图解法不仅直观,而且可以从中得到有关线性规划问题的许多重要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方法的基本原理.

例8 以例4为例说明图解法的主要步骤.例4的数学模型如下

img

首先作一个以x1,x2为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如图8-1所示).约束条件(8.5)中有三个不等式,暂且将第一个不等式30x1+20x2≤160变为等式30x1+20x2=160,它在坐标系中应该是一条直线,记为L1,显然L1上的点的坐标(x1,x2)都满足30x1+20x2=160.则坐标(x1,x2)满足30x1+20x2<160的点都在直线L1的左下方(显然坐标满足30x1+20x2>160的点都在直线L1的右下方).即直线L1将平面Ox1x2上的点分为两半.因此我们通常也称为不等式30x1+20x2≤160为半平面(含直线L1),如图8-1所示.同理,设直线5x1+x2=15为L2,则5x1+x2≤15为L2的左下半平面.满足x1≤4的点位于直线L3:x1=4的左半边平面.满足非负约数条件x1≥0及x2≥0的点分别为坐标平面的上半平面及右半平面.

img

图8-1

因此满足约束条件(8.5)的点,应是上述5个半平面的交集,即图8-1中的四边形OABC区域(含边界)称为可行域.满足约束条件及非负约束条件的解(x1,x2T称为可行解.本题即变为要在可行域OABC中找出一个点(解)X*=(x1*,x2*T,它的目标函数(8.4)中Z的值为所有可行解中达到最大.目标函数Z=5x1+2x2,在坐标平面Ox1x2中,可视为以x1,x2为变量、Z为参数的一族直线.如5x1+2x2=5,即为图8-1中的直线l1;5x1+2x2=10,即为l2,…因此5x1+2x2=Z是以Z为参数的一族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同一条直线5x1+2x2=Z0上的点(x1,x2),它们的目标函数值都相等,因此称为等值线族.在这等值族中取得最大且又要在可行域内(或说与可行域相切)的直线l*便是我们要寻找的.其与可行域的交点就是最优解X*.具体做法是,首先求出Z=5x1+2x2的梯度img.记梯度向量▽Z的方向为t,在坐标平面上画出t,然后将任意一根等值线如l1,沿t方向(即Z增加的方向)推平行线,直到该平行线将离开而还未离可行域时的一根等值线即为l*,在图8-1中即为过B点的等值线,B点即为最优解.容易计算,B点的坐标为(2,5).因此本题的最优解X*=(2,5)T.最优值为Z*=5×2+2×5=20.即该厂每周安排生产甲种药品生产量为2 t,乙种为5 t.每周可获最大利润为20万元.

假若数学模型中对目标函数Z是求极小值,显然等值线应按负梯度方向即-▽Z方向推平行线,从而求得l*及最优解X*.

从图解法作图结果来分析,线性规划问题应有以下几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1)有唯一最优解,如例4.

(2)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例9

img

解 由约束条件(8.7)做出可行域K(图8-2)为多边形OABC D.对目标函数Z=-2x1-4x2,求出▽Z=(-2,-4)T,作等值线l1:-2x1-4x2=-4.将l1沿-▽Z=-t=(2,4)T方向推平行线,平行线将离开可行域K而尚未离开时,与K相切边为BC,因此l*即为边BC,而线段BC上任意一点的目标函数值均相等,一次线段BC上任意一点是最优解.故本例题有无穷多个最优解:如点B (2,3),点C( 4,2),点E (3,2.5)等.最小值为Z*=-2×2-4×3=-16.

img

图8-2

(3)无界解(也称无最优解).

例10

img

解 在Ox1x2坐标平面中可做出可行域K(图8-3),可看出可行域K是个无界的不封闭区域.做出等值域Z=x1+x2的梯度向量:▽Z=(1,1)T,记作t=(1,1)T.任意找出一条等值域l1,如x1+x2=3.将l1沿着t方向即Z增大方向推平行线,显然得不到取最大值的等值线,因此本题无最优解.

img

图8-3

要注意的是,并非无界的可行域一定是最优解.若本题改为求目标函数最小化:min Z=x1+x2,则将l1沿-t(即Z值域减小的方向)推平行,可得到最优解等值域为过O点的l1(图8-3).最优解为X*=(0,0)T,最优解Z*=0.

(4)无可行解——可行域为空集.

例11

img

解 在Ox1x2平面中,做出L1:x1+x2=7,L2:x1+2x2=8,L3:x1=4,L4:x2=3;L5:x1=0;L6:x2=0共6条直线,而x1+x2≥7应在L1的右上半平面.由例9可知,后面5个半平面的交集为OABCD,交集为空集,因此本例题的约束条件所组成的可行域为空集.即本例题无可行解(图8-4).

img

图8-4

从上述的分析讨论中,可以得到以下关于线性规划问题可行域与解之间的性质:

(1)若可行域非空且有界,则可行域是一个多边形,其顶点个数是有限个;若可行域非空但无界,其顶点个数也有有限个.

(2)若可行域非空且有界则必有最优解;若可行域无界,则可能有最优解,也可能无最优解.

(3)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不论可行域是有界还是无界),其最优解必可以在某个顶点上达到.最优解的个数或是唯一的,或有无穷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