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
1.图的相关概念及其分类
引例 在一次聚会中有五位代表x1,x2,x3,x4,x5,其中x1与x2,x1与x5,x2与x5,x3与x4,x4与x5是朋友,则我们可以用一个带有五个顶点、五条边的图形来表示这五位代表之间的朋友关系(图9-3):

图9-3
设V(G)={v1,v2,…,vp}是一个非空有限集合,E(G)={e1,e2,…,eq}是与V(G)不相交的有限集合,一个图G是指一个有序二元组(V(G),E(G)),其中V(G)称为图G的顶点集,E(G)称为G的边集;.
如引例中五位代表之间的朋友关系可以用图G来表示,V(G)={x1,x2,x3,x4,x5},E(G)={e1,e2,e3,e4,e5},其中:e1=(x1,x2),e2=(x1,x5),e3=(x2,x5),e4=(x4,x5),e5=(x3,x4).
两个端点重合的边称为环;两点之间多于一条边的,称为多重边;不含有环和多重边的图称为简单图.
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边相连的无向简单图称为完全图,有n个顶点的完全图.
图G=(V,E)的点集V可以分为两个非空子集X,Y,即:X∪Y=V,X∩Y=Ø,使得E中每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必有一个端点属于X,另一个端点属于Y,则称G为二部图(偶图),记作G=(X,Y,E).
2.顶点的次
以点v为端点的边数叫作顶点v的次(度),记作:deg(v)(d(v)).
例如上述引例图中:d(x1)=d(x4)=2,d(x5)=d(x2)=3,d(x3)=1.
定理1 任何图中顶点次数的总和等于边数的2倍.
推论1 任何图中,次为奇数的顶点必有偶数个.
证明:设V1和V2分别是图G的奇点与偶点集合,由定理1知必有下式成立

由于2m为偶数,而为若干偶数之和也是偶数,所以
也为偶数,即
是偶数.
3.子图
图G=(V,E)和图H=(V′,E′),若V′⊂V且E′⊂E,则称H是G的子图,记作H⊂G;当V′=V时,称H为G的生成子图.
例1 如图9-4中(b)为(a)的子图,(c)为(a)的生成子图.

图9-4
4.网络
在实际问题中,只用图来描述所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还不行,与图联系在一起的,通常还有与点或边有关的某些参数指标,我们称之为“权”,权可以代表距离、费用、通过能力(容量)等.这种点或边带有某种数量指标的图称为网络.与无向图和有向图相对应,网络又分为无向网络和有向网络.
例2 图9-5(a),图9-5(b)是常见的网络例子.

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