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上教育
线上教育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产物,是以网络作为介质将教学资源利用平台或软件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式,在线上平台上,教师和学生能够互动。这种线上教育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距离,网络课件和教学视频能够反复观看,教师和学生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够直接面对面实时交流。线上教育的兴起确实解决了一部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问题,为贫困地区的未成年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学资源,但是伴随着的不少问题也逐渐显现。
调查显示,在2020年伴随着疫情的突发,大量的教育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2020年我国的在线教育行业用户规模达4.23亿,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4]这样的数据足见线上教育的需求量之大,而且经过疫情期间的发展,大量中小学线上教学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创造出了新的教学思路,这也导致很多学校在疫情常态化之后依旧在延续疫情期间所形成的教学思路,大量的教学内容依旧利用网络进行。但是,一旦一个领域有利可图,资本就会快速入侵,大量在线教育软件和资源被资本控制,质量良莠不齐,衍生出一系列教育乱象,未成年人很难分辨教育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质量的高低,也就造成了未成年人学习的累赘。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保法》第七十条提到,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国家鼓励在线下完成教学任务,减少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此外,之前教育部牵头,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简称《意见》),[5]就目前中国中小学线上教育资源建设树立了航向,并对教育乱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该《意见》着力解决丰富优质的资源建设问题、网络平台运行保障问题、线上资源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问题这三个问题。[6]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在2021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上,任贤良会长说道:“国家的未来在未成年人,网络世界的未来也在未成年人。”为了保证未成年人能够在优质的线上教育平台和资源中学习,国家网信办在2020年7月初的时候正式启动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专门对线上网课和学习教育软件中经常出现链接和弹窗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进行整治,也依法查处了一批影响恶劣的网站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