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五要素及对子关系分析
2025年09月26日
(一)戏剧五要素及对子关系分析
从戏剧主义的角度来看,广告就是一场戏剧表演,每一则广告都包含“场景”、“执行者”、“动作”、“方法”和“目的”。修辞者在创作广告时,为了突出或掩盖某些意图,达到特定的传播效果,这几个要素会形成不同的组合,构建不同的动机,折射不同的态度。这源于人类语言的选择性,人们选择了一种表达,就意味着放弃了另外一种表达,而这种选择就反映了修辞者的价值取向、态度和动机。
三则公益广告的戏剧五要素分布及对子关系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三则公益广告的戏剧五要素
对这三则公益广告进行五要素对子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动作”在三则公益广告中都有着较为核心的作用。“动作”塑造了“执行者”的性格和特征,与“目的”有着自然而然的因果联系,同时也约束了广告“场景”的选择和表现。因此在与“执行者”、“目的”和“场景”的关系中,“动作”的主导性更明显,是影片中的核心元素。“执行者”在广告中的重要性也非常突出,在“执行者—方法”的关系上,“执行者”的角色设定决定了故事的细节展开,人物的性格、经历、情感、价值透过这些具体的情节得以呈现。“场景”在这三则公益广告中的主导功能都不突出,“场景”与“方法”的关系比较紧密,但是更多的是呈现出“方法—场景”的关系。“目的”与其他要素的关系相对较疏离,尤其与“场景”没有明显的直接关联,因此,人们在最初看到广告的时候,不能直接推断传播者的意图。但是“目的”与“动作”的关联是直接的,当影片结束、动作完整呈现的时候,观众看到影片最后的广告语,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产生认知上的冲击。
表2 三则公益广告的五要素对子关系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