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的抚养模式
通过延长在校时间及设立有资质的托育机构等方式可以弥补家庭抚养结构变化所产生的难题,近期,相关部门也提出了相关倡议。通过此类方式,不仅可以疏解当代家庭的一部分压力,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教育组织的优势来补充家庭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方面的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家庭负有最直接、最重要的责任,因此各方应加强合作,让家庭真正成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第一道坚实“防线”。
【注释】
[1]本文系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北京市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IT & TCD 20190326)阶段性成果。
[2]赵金胜,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素养教育研究。
[3]杭孝平,本文指导教师,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4]《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J].青年记者,2020(16):73.
[5]杜智涛,刘琼,俞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规制体系:全球视野与国际比较[J].青年探索,2019(4):17-30.
[6]李萌.家庭媒介教育对儿童媒介素养的影响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7]韩璐,卢锋.自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6(1):155-158.
[8]杨仪.家庭沟通模式对儿童网络素养的影响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8):267.
[9]章苏静,金科.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相关性调查[J].远程教育杂志,2009(1):69-71.
[10]宋卫芳.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人民论坛,2014(8):165-167.
[11]缪建东.论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J].成人教育,2009(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