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与假设

(一)理论基础与假设

1.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是由戴维斯(Davis,1989)[2]在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简称TRA)基础上为研究用户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接受行为而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TAM模型示意图

该模型认为,个人对某个新事物的使用行为是由其使用意愿决定的,而使用意愿又受到使用态度的重要影响,同时,用户在新事物使用过程中的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影响着其使用态度,感知易用性通过感知有用性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间接的影响作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用户的TAM模型中的使用态度无法被准确地测量,同时也无法良好地测量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因此,戴维斯等人[3]对初始的TAM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良,经过修正后的模型被学界称作修正技术接受模型(见图2)。

图2 修正后的TAM模型示意图

技术接受模型在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围绕着移动政务APP用户使用意愿、移动健身软件用户使用意愿所展开的众多研究证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对其使用意向有直接显著影响,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而感知易用性能够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地影响用户的使用意向。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假设。

H1:用户对共享单车的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2:用户对共享单车的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

H3:用户对共享单车的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

2.感知风险

感知风险(Perceived Risk,简称PR)的概念源于心理学领域,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由于无法准确预知商品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可能产生某种不确定且不愉快的结果。感知风险便是消费者在做出消费决策行为时的一种对即将到来风险的主观预测(Bauer,1960)[4]。各种对风险的预判和感知都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负面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出以下假设。

H4:用户在共享单车使用中的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

3.社群影响

社群影响,即周围人群的产品使用体验或行为对用户使用意愿及行为的影响。以往研究显示,社群影响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与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崔洪成,陈庆果;2020)[5];在APP消息推送时,社群影响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作用(赵延昇,刘佳;2016)[6]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假设:

H5:用户的社群影响正向影响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意愿。

4.感知优惠

共享单车企业会推出优惠活动和优惠政策来吸引用户长期使用。以往研究显示,感知优惠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团购呈现直接的正向影响(王燕茹,2014)[7],感知优惠券价值对用户转发推荐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刘芬,2019)[8]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假设。

H6:用户的感知优惠正向影响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