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持续创作能力
2025年09月26日
(一)利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持续创作能力
非线性视听习惯下的受众掌握着收听、收看的主动权。对他们来说,重复教科书式的手法或支离破碎的情节大都会遭到鄙弃,受众审美的提高对主旋律影视传播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更注重视觉元素的冲击性与故事情节的独特性和真实性。绝大多数主旋律影视作品以革命历史为题材,有的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原型,有的虽出于艺术虚构,但也依托一定的历史背景。凡是受到好评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往往在历史审美化上有所作为,让观众在欣赏“历史”的过程中受到了艺术和美的熏陶。《觉醒年代》塑造了“五四运动”时期不同阵营的多个历史人物,不论是李大钊的刚毅质朴,还是陈独秀的激情正直,抑或蔡元培的包容儒雅,每一个都很出彩,他们既讲述着属于自己角色的语言,构建出历史的图景,又对当代观众讲述着穿透时空的道理,给人以思想启迪。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中有利用音乐和镜头剪辑出只有几句台词的视频来烘托《觉醒年代》中的高光片段,这样简单的剪辑方式往往具有极佳的传播效果,相较于长剧情的说明,这类视频不仅能够引起共鸣,也能够吸引受众二次创作出更多的传播内容。主旋律影视传播所蕴含的历史内容丰富,蕴藏着无限的创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