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校
学校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也是未成年人汲取知识的重要地方,学校必须要承担起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能力的重任。在新修订的《未保法》中提到,“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此外,学校要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进行保护,《未保法》中明确规定:“学校采集学生个人信息,应当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并对所获得的学生及其家庭信息负有管理、保密义务,不得毁弃以及非法删除、泄露、公开、买卖。”[20]
2021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上也探讨了学校如何为未成年人进行E路护航,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网络教育课程,利用宣传和演讲的方式让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网络使用意识,形成安全用网、正确用网等观念,这样未成年人才能够利用网络更好地完善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