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论

(一)结论

统计分析的结果支持模型假设,从图5的结构路径图和表5的假设检验可以看出,除了社群影响和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愿的假设没有获得验证以外,其他5项均获得支持。

图5 结构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示意图

根据AMOS 26.0的拟合度结果得出各个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从而对本研究的假设进行验证,得出表5。

表5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由表5可知,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606,且P值在0.001之下,检验结果显著,表明假设H1成立;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愿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286,且P值在0.001之下,检验结果显著,表明假设H2成立;感知风险对使用意愿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223,且P值在0.01之下,检验结果显著;感知优惠对使用意愿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663,P值小于0.001,检验结果显著,表明假设H6成立。

而感知有用性与社群影响对使用意愿的影响路径系数结果表明不显著,说明假设H3与假设H5不成立。

研究结论分析如下。

1.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

在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感知易用性主要包括共享出行APP的易用性与共享单车的易用性两个方面,APP界面的清晰程度与易操作性、定位的准确性与功能服务的便捷性都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手机终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共享出行APP在服务功能方面要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界面操作更加简洁、定位更加准确,减少用户使用APP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成本。同时,共享单车本身的骑行舒适度和操作灵活度(如车座高度和车身设计)都直接影响用户的骑行感受,取车、还车的方便性与租赁点的设置距离远近以及车辆数量能否满足自身使用需求,都对用户的易用性感知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

2.感知风险对使用意愿的影响显著

本研究将感知风险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财务风险、安全风险与隐私风险。在财务风险感知方面,共享单车(电动车)收费设有报错功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返还额外扣除金额;在安全风险方面,校园内设有工作人员对共享单车进行定期检查,对故障车辆进行维修,同时共享单车在校园内的骑行范围有限,校园内骑行速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其安全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在隐私风险方面,大学生在注册使用APP时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权限的设置敏感度较低。

3.感知优惠对使用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

数据显示,哈啰单车在三所高校投放中都使用了多种价格优惠策略,如骑行月卡、优惠红包、签到奖励金等优惠,更有针对大学生开设的学生专享骑行卡,这些都能够提高校园用户的使用黏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校园用户的使用意愿。

4.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对使用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校园共享单车服务于在校师生,在校师生通勤往返于固定的地点,大多数受访者使用时长为每次10分钟以内,更多是基于时间紧张或是否容易获得共享单车(电动车)的感知易用性。因此,感知有用性和社群的相互影响对共享单车使用意愿的影响都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