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2025年09月26日
一、研究背景
目前市场上共享单车品牌众多、优势各异,尤其自滴滴、美团等企业参与共享单车市场竞争以来,行业内部便加快洗牌,最终形成了以美团(于2018年4月将摩拜单车收购)、滴滴(青桔单车)及哈啰出行(哈啰单车)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在发展前期,大多数企业采用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进行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而到如今,共享单车行业逐渐迈入盈利时期,众多企业纷纷转向更加精细化的运营。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如何合理计算单车投放范围与规模,如何合理地设置停放区域、设计个性化服务,如何完善技术使定位更加精准,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与骑行体验,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要解决的问题。
近4年来,哈啰出行与国内近500所知名高校达成合作,服务学生超过1600万人。截至2021年3月,哈啰出行在山东40多所高校展开运营,包括山东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服务大学师生超过200万人。通过分析用户出行行为,提供具有差异化的服务,从而满足高校学生的出行需求。其中,使用意愿是哈啰出行是否能够长时间服务校园交通,也是其他品牌是否能进入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
目前,国内学者对共享单车的研究多集中于管理方、平台方,采用不同的分析框架,解读共享单车现状并提出合理建议,而对消费者端的研究和效果测量分析涉及较少。因此,本文立足实证调查,通过构建修正的技术接受模型,分析大学生对共享单车使用影响因素及使用满意程度。本研究希望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分析校园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模型对各影响因素间关系进行分析。第二,从理论层面揭示校园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意愿的作用机理,为企业的运营和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