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策略的归纳和指标提取
评论类文章必然要给出或弹或赞的价值判断和感情渲染。主流媒体为了彰显客观冷静的立场,用词往往较中性含蓄。爆款文深谙以情感作为“一种关系表达的内容”[15]的重要性,标题刻意表现强烈的主观化情绪,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具体发展出6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展示主观情绪。
1.使用情感词
使用表达人喜怒哀乐诸情感的词表达作者的态度。情感词的确认以情感词典为筛选标准。筛选情感词需要两类词表。一个是基于现成的汉语情感词典(表),本文选用《中文情感词汇本体说明文档V1.0》(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检索研究室编辑),其中分为7类感情(好、恶、哀、乐、惧、怒、惊)的共27 466个词,但该词表未收单音节词,因此还选用了《情感分析用词语集(beta版)》(知网HowNet)中“负面评价”“负面感情”“正面评价”“正面感情”4个表中的单音词1165个,用这两个词表为范围,与标题词汇对比筛选得出。
训练集标题中使用“好”“恶”类的词最多。“好”类包括尊敬、赞扬、喜爱、祝愿的情感,如“爱、对、好、美、新、爱情、宝藏、创造、热血、认真、天才、如饥似渴”等;“恶”类包括烦闷、憎恶、怀疑的情感,如“丑、蠢、恨、坏、骂、焦虑、空虚、剥削”等,二者约占总量的70%。其次是“哀”“乐”“惧”类,均约占总量的10%。“哀”类包括悲伤、失望、内疚的情感,如“哭、错、可惜、心疼、舍不得、绝望、离婚”等;“乐”类包括快乐、安心等情感,如“笑、成功、青春、喜剧”等;“惧”类包括慌、恐惧、羞的情感,如“怕、痛、危险、噩梦、耻辱”等。“怒”“惊”类最少,一共约占总量5%。
2.使用表达态度的词
明确表达自己或赞美或贬斥的态度观点。本法是对上面“1.使用情感词”方法的补充,主要以自拟词表为标准,表示肯定赞美、嫌弃詈骂以及引起不适生理反应的词。其中,詈骂词的使用反映出作者为博出位无不用其极,极大挑战了作为正式发布文章的标题的底线,即使能起到一时效果,但对公众号的格调和形象塑造只会有害无益,应该加强对其的监管。
3.用附加词强化感情态度
用非情感词的其他词类来辅助表达主观意图,选取标准以表示语气的副词为主,还包括表示语气的连词“但”、形容词“突然”、介词“凭(什么)”。
语气副词无疑是汉语“主观性”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16]经考查,在本方法中排除了其中4个高频副词:主要用于否定客观事实的“没”,难以确认语义类型的“就”,表示劝阻的“别”(见下面“6.给建议的词”),表示范围的“全”(见下页“2.使用宣告权威的词”),其他副词都是符合本指标的词。
4.使用问号、叹号
在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以强化情感,主要以使用问号和叹号为标准。为了统计的平衡性,标题同一个位置出现多个问号、叹号时,仅记为1次使用。不少学者,如邹贞[17]等已经注意到问号、叹号在标题表意和传播中的作用。以书面形式出现的问号和叹号不仅能给读者标题的强烈情感,也常常起到夸张的修辞效果,其中问号、叹号的连用,甚至连用10个叹号,均体现出夸张的作用。
5.让读者有带入感
使用代词让读者把自己代入标题情感,以使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为判断标准。使用第一人称“我、我们”有两种意图:其一,让读者有代入感,这是写作中第一人称使用的常规效果;其二,文章作者以行业权威“我”的形式出现,更有利于说服或建议读者认同自己的专业观点。
6.给建议的词
用带有主观化的词语劝告、祈使、暗示读者接受自己的态度观点。符合该方法的词包括动词小类中的能愿动词“敢、能、会、可以”等、表示建议希望类的动词“请、劝、让、建议、求、需要”等,以及副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