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意见领袖这个经典的传播学概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发生了一些改变,如概念泛化、跨界型意见领袖增多、影响力不断增大、表达方式趋于情感化、运作商业化。这些新特点一方面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好的传播条件,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但是同时也会阻碍红色文化的传播,造成传播内容不专业、内容过于情绪化,让文化丧失本身个性,成为流水线产品,这些弊端也是应该被顾虑的。我们讨论红色文化传播中的负面作用,并不是为了否定新媒体时代下意见领袖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影响,而是为了引起人们思考,正如学者涂凌波倡导的,我们应该保持警醒,“在权力主导、资本合谋、公共性稀缺的互联网世界,我们应该呼唤什么样的网络意见领袖、网络表达和网络行动”[8]

【注释】

[1]韩晓宇,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传播。

[2]管仕廷.“红色文化热”原因探析[J].唯实,2012(5):61.

[3]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72-173.

[4]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国际新闻界,2003,2(18):5.

[5]张音,吴建群,王舒怀.四问“网络民意”[N].人民日报,2011-10-25(23).

[6]张铁.从“内容+”到“价值+”:让“评论思维”成为时代的基础思维[J].新闻战线,2019(5):10.

[7]张志安,黄剑超.融合环境下的党媒情感传播模式、策略、动因和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9(3):82.

[8]涂凌波.草根、公知与网红:中国网络意见领袖二十年变迁阐释[J].当代传播,201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