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真实激发爱国主义的精神情怀

2.艺术真实激发爱国主义的精神情怀

《觉醒年代》通过对革命先驱的塑造,让观众再次认识到了历史发展是历代革命志士们努力奋斗的结果,国家和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需要代代革命志士的努力。重大题材影视剧恰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赞扬了中国革命烈士的奉献,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影视剧作为历史文化传播的途径,成为新时代青年人接受科普历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重大题材影视剧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战争革命中诞生、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成长、在自我革命中不断发展的历史故事,用历史真实重塑中华民众的集体文化记忆,激发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从微观的角度来说,重大题材影视剧通过真实感人的个人形象以及生动真实的故事情节将“英雄主义”纳入爱国主义之中,通过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建构来实现个人情感上的认同,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觉醒年代》中,整部影视剧贯穿着“觉醒”二字,从以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到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再到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作为线索,暗示了在民不聊生的近代中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觉醒才能获得中国的觉醒,这也是《觉醒年代》想要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先导。《觉醒年代》的视频评论区打破了以往的局面,出现了好评一边倒的意外场景。从这些正面评论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该剧唤醒了国人对于这段历史的集体记忆,所以才增强了个体的集体认同感,激发了个人爱国主义情感的宣泄,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国人对于中国人这个身份的身份认同感。重大题材影视剧不仅能让国人不忘历史,还能让国人感叹今日之中国来之不易,今日之生活得之有幸,也从历史的角度向大家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存在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合理性与逻辑性。

总体而言,在“后真相”时代下被淹没的艺术真实,在该剧中又重新“觉醒”过来。《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让很多人热血沸腾,人们深刻感受到了思想的光芒、理想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以及那个壮怀激烈年代在中华民族觉醒和复兴之路上的分量,这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巨大突破,也为以后红色主流影视剧的拍摄贡献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对未来红色革命史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注释】

[1]本文为北京联合大学2018年度“人才强校-百杰计划”“改革开放四十年北京城市景观书写变迁研究”(项目编号:BPHR2018CS02)的阶段成果。

[2]刘丽丽,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3]周春霞,文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理论、文化研究。

[4]李腾凯.“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变化及其应对[J].理论导刊,2020(12):57-63.

[5]胡翼青.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28.

[6]胡翼青.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6):28-35.

[7]吴晗.论历史剧[J].文学评论,1961(3):53.

[8]吴晗.论历史剧[J].文学评论,1961(3):52.

[9]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6.

[10]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56.

[11]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85.